當前報紙日期:  2021-01-21

捨與給

林鈴
2021-01-21

  菲律賓大颱風過後,很多團體都在賑災,友人整理了兩大箱舊衣物捐給慈善機構,讓他們協助分送出去。正好奇她哪來那麼多東西,若是以前,我想她肯定不會捨得的。疫情宅家,很多人領悟到“斷、捨、離”的生活方式。打開衣櫃、鞋櫃,只有幾件才是日常最常穿的,其他只有宴會或重要場合才穿上,有的根本就只是裝飾品,坦白說,只為了滿足一種慾望。它們的存在,是另一種收藏或是執念。
  朋友的鄰居,趁居家生活時來場“大掃除”,除去一些沒用的東西,得來一個小角落泡茶看書。鄰居告訴她,清理了一大堆舊報紙、塵埃覆蓋在上面的灰塵和昆蟲,好比外面空氣中的病毒,對健康有威脅。
  幾個舊同學雲端聊天,互道些許體會,先進的科技省去交通費及吃喝的開支,一樣可以參加會議和上課。幾個家庭主婦本是電腦“白痴”,現已訓練成為網購高手。之前需要打車,然後左右手大包小包提東西,非常辛苦,沒想到如今一個手指滑幾下,菜市、商場的食用品自會送到家門口,更方便快捷。更多人感慨找回了與家人共處的時間,也開闢了自己進修的心靈空間。“斷捨離”成為新常規生活的一部份,除去浪費生命的情緒,也抛掉不應有的執念與妄想。捨中有得,放下即自在,簡單的生活也因此更充實更有意義。
  身為有情眾生,總會在“捨得”與“捨不得”之間猶豫不決。著名詩人、作家、畫家蔣勳老師的著作《捨得,捨不得》有提到,“過了中年,讀一讀佛經,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都要『捨得』”。他珍愛這兩個印章,一個朱文(陽刻),一個白文(陰刻),看起來一實一虛。
  捨得與捨不得,兩者如虛虛實實的人生,本來就如夢幻泡影,若想要真實的獲得,更要懂得“捨”,有捨方有得。“捨”需從“給”中著手學習,給什麼?星雲大師說: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