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1-02-25

從行業興衰看華社演變

陳燕勝
2021-02-25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筆者從洪奚禮示克拉克返岷謀生,開始做乾海產生意,(即魚餔店),當時做這種生意的華人都集中在范侖那與蔭·米山道士兩條街。臨近省市菜市商販都到馬尼拉批發店採購,上述兩條街的魚乾店正是此途商的批發集中處,東主均為華人。那時的交通不便,各個島嶼漁民捕到魚後,難以賣鮮貨,只能曬乾運來馬尼拉交給這些批發商處理。而魚類的生長期有季節性,各個海島出產的品種也不一樣,有生意頭腦的華人就利用這種特性,一家批發商包銷一個地區幾個島嶼。
  每週貨輪抵達碼頭後,有關批發商就憑託運單取貨,次早叫賣。當時華人本途商有組織(馬尼拉乾魚同業公會),會員才有資格參加買賣,聘一位助辦負責收繳會費(按件交納,買賣均同標準)。筆者七十年代加入此行,一件交菲幣0.25元(後來慢慢增至0.50,1元,2元),抓到虛報受罰。華人乾魚商會五、六十年代是最輝煌時代,是商總得力商會之一,屬甲等會員,每次代表大會可派十位代表出席。七十年代尚有28單位,較大的批發商有:海興,大中,源發,南方,遠洋,南成,南泰,泉興,聯盛,福瑞源等。
  當年,本途商的客戶基本上是附近省市市場或菜市那些華人或其第二代的商販,為趕應市時間,半夜就動身,天蒙蒙亮到我們店門口,因此,此時期生意人都講信用,賒一單,僅憑一張白紙(複寫雙方各執一張)買第二單時還前單。後來,隨著交通堵塞,客戶進入商業區不便,就直接到冷凍庫(霜房)交易 ,也由於科學捕魚技術提高,交通方便,新鮮海產出售容易,乾品價格高,本是窮人的日常餐食變成有錢人才吃得起的東西,本途商人的後代也因在本地受教育,不願再接業父兄的滿身魚腥味又笨重的職業,此途就這樣慢慢式微,同業公會也名存實亡。這也是華社商業方式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