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2-12

喜歡與崇拜

林峰
2024-02-12

  這幾天,“球王”梅西又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是及其負面的新聞。2月4日,梅西所在的美國邁阿密國際隊到香港進行了一場表演賽。有消息說,根據合同,梅西此次上場時間必須達到45分鐘,但是他卻全程都坐在替補席上。因為邁阿密國際隊是一支名不見經傳,實力又不強的球隊,所以這次買票來看比賽的4萬多名觀眾都是衝著他來的,有的甚至貸款買票。據說這場比賽的門票收入就達到1億港幣。當時,梅西沒有上場,觀眾也只是表示遺憾,因為上一場在沙特的表演賽,梅西最後7分鐘才入場,大家覺得梅西有可能受傷了。不過,梅西在比賽結束後的一些行為引起了香港球迷的不滿。第一,沒有向現場觀眾道歉;第二,當邁阿密國際隊其他球員排隊跟香港特首握手的時候,梅西從後面走掉了,沒有跟特首握手;第三,拍集體照的時候,故意站在後排,而且只露了半張臉。更讓中國球迷氣憤的是,僅僅過了三天,梅西在日本的表演賽上踢了30分鐘,還喜笑顏開地和當地媒體展開互動。
  雖然這件事情極大地傷害了中國球迷的心,但是我覺得反而是件好事。我認為,球星和歌星、影星等明星一樣,看他們的比賽或者欣賞他們的作品,只是用來娛樂或者緩解壓力的。我們可以喜歡某一位明星,卻沒有必要去崇拜某一位明星,沒有必要為他們要死要活的,也沒有必要為他們犯下的錯誤而感到失落。現在的社會奉行“娛樂至上”,熱搜上佔據頭條的經常是那些明星的新聞,要麼是緋聞,要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美國政治家布熱津斯基在冷戰後提出了大力發展“滿足性遊戲”,製作真人秀等綜藝節目來吸引人民的眼球;並人為地大規模“造星”,然後從這些明星身上挖掘“黑點”大肆爆料,從而能夠讓人民的注意力從資本家的身上轉移到明星身上,在這些明星的身上發洩“多餘的精力”,不再為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而發動革命,反抗剝削。今天的社會大眾就像待宰的豬,只會希望被少割掉幾斤肉,而不知道起身掙脫。
  我們應該崇拜的是那些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家,而不是提供消費文化的明星。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只有年輕人希望成為科學家,那麼人類的未來才有希望。我希望菲華社會能夠多組織一些活動,鼓勵下一代向科學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