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6-11

法國執政黨支持率遠低極右政黨

總統馬克龍宣佈解散國民議會

2024-06-11

  【新華社巴黎6月9日電】五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6日至9日舉行。法國選民9日投票選出81名代表法國的歐洲議會議員。由於法國執政黨所獲支持率遠低於極右翼政黨,法國總統馬克龍當晚宣佈解散國民議會,並將很快舉行新的國民議會選舉。馬克龍的這一決定,引起了法國從政壇到民間的震動。面對執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的失利,法國總統為何要解散本國議會?解散議會對執政黨有何利弊?法國政局未來走向會如何發展?

【執政黨面臨多大「信任危機」】

  根據法國多家媒體9日晚公佈的最新出口民調結果,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31.7%的選票,在法國政黨中得票率居第一;執政黨復興黨獲得14.9%的選票,位居第二。分析人士指出,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自2022年上一次國民議會選舉後就一直面臨很多執政阻力,此次歐洲議會選舉失利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法國《世界報》分析此次選舉結果指出,這反映出執政黨在民眾中的低支持率,對其構成巨大的「信任危機」。
  在法國,執政黨能否在國民議會中佔據絕對多數地位,對執政黨施政有重要影響。2022年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中,馬克龍領導的黨派得票雖然領先,但未能獲得絕對多數地位,致使其在後面的總理任命和立法改革中,都遇到反對派的強大阻力,處處碰壁。
  例如2023年,政府高度重視的移民法草案,剛提交國民議會就被反對黨派提出的動議中止了審議,相當於這份草案尚未進入國民議會審議程序便已夭折。同一年,政府推行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因考慮到國民議會中反對聲音較大,政府不得不動用憲法相關條款授權,繞過國民議會投票,強行通過改革方案,但引起全國巨大爭議,執政黨的形象也嚴重受損。
  《世界報》分析認為,馬克龍決定解散議會,一方面考慮到執政黨在國民議會中早已失去絕對多數地位;另一方面,歐洲議會選舉的結果也表明執政黨的支持率在進一步下降。與其在國民議會任期剩餘的三年內政府難有作為,不如現在打一張「險牌」。

【解散議會利弊如何】

  法國憲法規定,總統有權解散議會。法國媒體指出,在法國第五共和國的歷史上,曾出現過5次總統通過解散國民議會,應對政府所面臨的政治危機或社會危機的先例。總統希望通過新的議會選舉,重新洗牌,試圖使執政黨在議會中有機會獲得絕對多數地位。
  根據法國埃拉貝民意調查公司9日晚進行的民意調查,52%的法國人支持馬克龍解散國民議會的決定。
  但總統解散議會也是「一步險棋」,既有成功的前例,也有失敗的案例。成功的例子如,1962年,國民議會中的反對派通過一項動議彈劾了時任總理蓬皮杜,於是時任總統戴高樂解散了國民議會。在重新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中,戴高樂領導的執政黨獲勝,恢復了蓬皮杜政府的合法性。
  失敗的例子如,1997年,時任總統希拉克在執政黨已經獲得多數席位的情況下,希望擴大席位數,因此宣佈解散國民議會。但新的國民議會選舉結果顯示,以社會黨為首的法國左翼聯盟在選舉中獲勝,這使得右翼的希拉克不得不和左翼的時任總理若斯潘開始「左右共治」。

【「左右共治」局面或將重現】

  在馬克龍宣佈解散議會的決定後,法國多家媒體都以「法國人面臨著歷史性選擇」為題表達對未來的擔憂。法國本次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52.5%,超過了2014年和2019年前兩次歐洲議會選舉,因此投票結果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法國主要政黨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馬克龍率領的復興黨在即將舉行的議會選舉中並沒有領先的民意優勢,這讓馬克龍的決定更像一場「豪賭」。《世界報》分析說,馬克龍的決定實際上是將下一次議會選舉時間從原定的2027年提前到今年,這就打破了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之間制度上的「同步性」。從2002年開始,為了避免法國歷史上總統和總理來自不同政黨的「左右共治」、相互掣肘的問題,法國決定在總統大選後的同一年進行國民議會選舉。這使得每屆總統大選獲勝者所在的執政黨能借助民意優勢,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繼續擁有領先,從而使總理在執政黨中產生,避免出現「左右共治」。
  法媒擔心,一旦極右翼在新的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將會出現總統馬克龍和一位極右翼總理「共治」的局面。與此同時,作為歐洲大國,法國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720個席位中,分配到81席。法國政局轉向與否也將給歐洲未來政治走向增添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