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1-24

儒學熱

聶焱
2019-01-24

  現在中國重新興起儒學熱,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中國沒有真正強大而嚴格的宗教,由於儒學的教化,使得從鄉野到高堂,人人都會認同這樣的行為規範和人生態度: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尊敬師長、熱愛自己所屬的族群、積極而愉快地生活。
  以毛澤東為首建立新中國的那一批中國革命者,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前,也都浸淫著儒家文化,可以說是儒家文化鑄就了他們的人品與行為處事管道,儒家文化所重視的仁義思想,一路伴隨著他們積極尋求救國立國之路。
  儘管有段時間儒學在中國遭到批判,但在新的共識文化建立並穩固發展之前,全盤否定儒學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行的。當然,重點是分清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像一些地方貼出的二十四孝圖,顯然就是糟粕,其中的郭巨埋兒奉母,殘忍愚昧。
  有一段時間,說到孔子和儒學,總會聯想到巴金的小說《家》中的馮老太爺,滿口仁義道德、滿懷禽獸之心;或者想到魯迅的小說《祥林嫂》中的魯四老爺,這位“講理學的老監生”,以其冷酷和自私,對祥林嫂的悲慘命運再踏上一腳。但《論語》中的孔子形象,並非儒家宣揚的那樣道貌岸然、高高在上、完美無暇,而是謙和可親的哲人、愛護弟子的師長、注重修身養性的真“君子”。
  事實上,孔子重視人性情感的培養,重視動物性(慾)與社會性(理)的交融。一句話,孔子就是要區分動物性與人性,通過培養人性,營造和諧社會,創造積極向上的人生。
  孔子重視此生,因為他不知道是否有來生,這是儒學與宗教的重要區別。但孔子也沒有明確否認鬼神的存在,因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不知道鬼神是否真的存在,所以只教人“敬鬼神而遠之”。
  正因為相信人生只有一次,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來生,才要設法“知命”、“立命”,無論順境、逆境都要積極生活,才能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