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3-22

「廁所革命」好

林炳輝
2019-03-22

  早些年,要是說則廁所、說到「放」,大多是要嗤之以鼻的。其實一個人最重要的日常生活是吃、喝、拉、睡,不「拉」不暢通,就要憋出病來。可人們往往總是明明需要的,卻裝腔作勢羞之以談,就像有些人那樣,男女之事本是生理需要,卻百般否定。
  話歸主題。既要「拉」,就要有廁所。早時農村稱之茅坑、茅廁。隨著時代進步,廁所也美其名衛生間、洗手間。
  早時華人華僑回大陸探親訪友,最苦的是找不到文明的廁所,在農村都是那些茅坑、糞坑,誰也不敢蹲下。許多晉江籍華僑住晉江,卻要跑到泉州的旅社、酒店大便。
  也不僅單單是晉江農村,有些所謂的城市,大、小便就很不方便,就像時至今日,在馬尼拉的有些街道,有人仍然隨地小便。
  小時候曾聽母親講過,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筆者的父親在廈門當布行老闆時,她到廈門玩,見每日清晨廈門的街道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紙包,包的是大便,那是有人不方便,生急之時顧不得文明,把大便隨意用報紙一包,從窗口拋下。
  廈門島尚且如此,何況內地?
  現在,大陸經一聲「廁所革命」,人們方便得多了。故鄉泉州也罷其他地方也罷,公共廁所隨處可見,且建得十分漂亮,有些比人家的住宅還要「豪華」。
  前些年公廁要有「小費」,現在也都免費了。
  常言民以食為天,有食必有拉,拉也是大事。大陸當局,把廁所的建設作為一項民生,中央重視,地方不敢怠慢。
  可愛的千島之時,何時他能有個「廁所革命」?
  說到「拉」,順便提及養生,許多熟悉的醫生都說衡量一個人的健康,就看拉是否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