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4-02

舌尖上的文明

顏如玉
2019-04-02

  我家樓下不遠處,終於開了一家口味地道的中國菜館。只要犯懶就會給自己找藉口,出去搓一頓。我跟先生每次點菜一大葷一素,或者兩小葷一素,每次吃光光,假如某次胃口不好,有些剩餘,便會打包回去,留作下頓解決。
  話說兩天前,我們又給自己找了個藉口,跑去打牙祭。那天不知何由,居然人滿為患,我們被請到二樓剛騰出的小方桌。點完菜後定睛一看,除了一對洋人男女外,全部是中國年輕人。大嗓門的談話聲和爽朗的笑聲,充斥著整個二樓。當我們的菜擺上桌時,那幾桌買單撤退了,房間立刻安靜下來。這時我注意到兩旁桌子除了狼藉,還有幾盤近乎沒人動過的菜。服務員是個菲律賓小夥子,手腳麻利地收拾桌子。他把右邊桌上兩盤原封不動的菜端到工作台上,待全部收拾完後,用打包盒把那兩盤菜盛裝好,放到櫃子裡,估計下班時帶回家。
  不多久,那兩個高大的洋人也結賬起身,再看看他們的桌子,幾個乾淨的盤子,桌上一片清潔。我想,你不能說人家沒錢點太多菜,只能說這是一種文明表現。
  我在為數不多的幾次與菲律賓老華人吃飯時,發現他們都很樸實,根據用餐人數點菜,每道菜均分給每個人,又不失禮節。如有剩餘也會打包帶走,這些身價上億美元的老華人,節儉習慣令人欽佩。
  很多人對中國式 「剩宴」已經司空見慣。曾有年數據調查,中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為1800萬噸左右,相當於3000-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令人觸目驚心數字。
  國內一直倡導「光盤行動」,一些餐廳服務員會提醒顧客點菜份量,主動幫忙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像海底撈,還有點半分菜的舉措;自助餐廳對吃一半倒一半的現象重罰,「舌尖上的浪費」明顯減少。
  浪費,並不是富裕的表現,而是文明程度的不夠,或是裝面子虛榮作祟。
  我在想,這些背井離鄉的年輕人,掙點錢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