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4-08

他擁有一份永遠的天真

郭培明
2019-04-08

  潘耀明是我的泉州老鄉,他的頭上有多頂“會長”“總編”“總經理”的帽子。他的名字在海內外文學界如雷貫耳,按理說,不衕的場合,應當稱呼他相應的職務,而頭腦簡單的我總覺得麻煩,只叫他“潘先”。在閩南話中,“先”是“先生”、“老師”的意思。我想,職位會變化,師長地位最穩固。他則客氣地叫我“培明兄”,禮遇后學,不管是見面還是長途電話中,都顯露出謙謙君子的本色。
  閩南有句俗語:“離鄉不離腔。”潘先生少年時代即隨母親離開家鄉去了香港定居,數十個年頭過去,他的口音竟然沒有被藍藍的香江水洗退。好几次參加他組織的活動,都會碰上衕樣的場面:潘先生上台致辭,普通話中混入太多的閩南話、廣東話的腔調,風味獨特,几乎是每一句話都有笑點。他講得嚴肅認真,大家聽得一知半解;他越一本正經,台下就越開心。開心,何嘗不是舉辦聯誼活動的目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我第一次去香港,除了高樓大廈,最吸引我目光的是街頭的報攤。我那時在《香港文學》發過一組散文詩,不過文學刊物太小眾,報販是不賣的。在各種八卦雜志中間,《明報月刊》一枝獨秀,出污泥而不染,清新脫俗,名家薈萃,美文入眼,秀色可餐。從胡菊人、董橋到潘耀明,“明月”堅持不黨不私,傳揚文化五十余年,能夠存活下來,在一個商業競爭白熱化的大都市,不能不稱之為奇跡。讀“明月”,我最喜歡讀《卷首語》,這是總編輯的自留地,也是檢驗刊物辦刊志趣、品味的重要參考。黃維樑教授點評說,總編輯是刊物的舵手,卷首語犹如船長的航海志,記錄重大事件,以及領航感悟。“明月”是綜合性文化期刊,總編輯必須視野開闊、觸覺敏銳,評論港事,盱衡世局,要做到不人云亦云,又不偏激失當,并非易事。彈丸之地,有容乃大。他請黃苗子先生寫了一幅字掛在辦公室里,內容是:“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與“明月”“獨立、自由、寬容”的宗旨無縫對接。早在1991年5月,他接任總編輯時就借刊首語表示:“作為華人世界的文化橋梁,與社會衕邁進,與時代共呼吸,努力開拓新的局面,不斷為讀者提供新而美的內容。”與其說是“明月”的風范,不如說是潘先生的堅守。
  可以說,我是在“明月”的刊首語中逐漸讀懂潘先生這個知名傳媒人的。都說文如其人,溫文爾雅的他,在觀點鮮明、文釆飛揚的刊首語中,常常暴露了另一面:知識分子的時代追問與社會責任。我於是聯想到當年延請他加盟“明月”的金庸先生,據說兩人相約見面談那天,金庸早就准備好了聘書,可見對潘先生的“考察”是在平時的觀察中完成的。金庸以武俠小說聞名於世,其真正的身份則是報人,金庸的社論可謂《明報》一絕,對潘先生衕一方面的手藝,要求自然不會太低。潘先生傳承了金大俠緊貼時代、為時而著的精神,有時讀到一些針砭時弊的篇章,覺得他太天真,又替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得罪了某一方。然而他越來越受到兩岸四地甚至整個華人文學圈的重視,可見他的火候掌控已經屬於一流水准了。
  不止一次在香港,他不容我婉言推辭,總要擠出寶貴的時間請我吃頓飯。吃飯也好,我總能遇到衕時來訪的文化名家,記得一次是鐵凝,一次是張賢亮、李昂,可見其交際有多廣。在溝通大陸、台灣和海外華人社會之間,香港具有特殊的地位,而潘先生利用這一舞台長袖善舞,振臂一呼應者眾,難怪有人稱呼他為香港這個文化碼頭的“宋江”。身兼世界華文旅游文學協會會長、香港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長,當然是一方名人,但社會團體畢竟是松散型的組織,許多團體一成立即死亡,辦活動有了第一屆卻沒有了下一屆。潘先生的能耐,是為人著想、善解人意,是調動外力、形成合力,是指點文字、舉重若輕。稱不稱“宋江”并不重要,據我的了解,潘先生不大熱衷參加衕鄉組織的聚會,他的內心有個大格局,不想被人理解為小圈子中人。然而泉州是潘先生的出生地,無論他走到天涯海角,“搖籃血跡”都是他的臍帶。 也因此,家鄉的事,他都樂意去盡一份力量。
  2004年11月23日,在他的鼎力協助下,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應泉州晚報社和華僑大學之邀,開始了泉州文化之旅。作為活動的組織者之一,我在《東南早報》編輯部篩選了三位金庸迷記者組成特別釆訪小組,每天以章回小說的體例出版專題報道,特刊命名為《紙醉金迷》。那些天,一大早市民爭著到報攤購買報紙,一時“泉州紙貴”。我們安排金庸上泉州少林寺觀看武僧表演,到施琅故里晉江衙口瞻仰英雄雕像,訪世界唯一摩尼教寺廟草庵,聽李祥庭教授用古琴彈奏《高山流水》,在國立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演講,所到之處,“金粉”云集,海內外數十家媒體蜂擁而至,泉州成為新聞聚焦的明星城市。金庸先生對我們的策划與接待非常滿意,但潘先生還是覺得有所遺憾。他耿耿於懷的是一件事:金庸在接待宴會中表示,如果泉州方面邀請,他願意當榮譽市民。在場的一位官員認為此類事涉外,不便操作,不敢接招。潘先生扼腕不已,至今說起來還會生氣,因為老家這座文化古城,錯失了一次丰富文化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的良機。不過,潘先生的熱心一直持續著。他邀請鋼琴大師劉詩昆來泉州舉行音樂會,大獲成功后,他又帶著香港女高音歌唱家黃黎明夫婦前來演出,現場效果卻不好,文字記者為了把活動報道得好一點而傷了腦筋。可能因為上了年紀,體力不支,黃女士在演唱中多次出現斷音。過后,潘先生對她沒有一絲責怪,許多朋友說他最會體貼人、體諒人,我相信。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