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4-16

場合、言語、食物

許棟
2019-04-16

  稍前出席一個街坊喜宴,有人大談香港的離婚率,此人對香港的社會狀況瞭解透徹,但卻不知世故,在喜慶場合講掃興話。
  中國人在一些場合講話可能有別於外國人,他們會在不同的場合講不同的話,比如春節,互相認識的人見面,會互道「恭喜」,說一些吉利話。
  多年前,邵逸夫先生做生日,卲夫人特別交代在場的工作人員,見到卲先生時不能說「恭喜長命百歲」,因為邵老已九十九歲了。
  漢語中有些詞語是不表達喜悅,也不存在悲傷的,比如「家屬」一詞。但,此詞常出現於白事通告,如果在喜事或其他場合,雖然也能表達出它的含意,但卻很不自然,在非白事語言或文字中,可以用意思相同的文字「家人」一詞。
  常聽到的粵語「走佐啦」、「離開啦」,意思清晰,小孩都懂得其含意,但某些情況,又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醫院人員向一個重病家人打電話:xxx走佐啦。或朋友間互傳患病老人訊息:xxx離開啦。其意思全然不同。
  在香港,同樣的食物在不同的族群和場合也有不同的含意,比如贈送燒豬肉,店舖開張時主禮人切燒豬,之後分發給嘉賓;另一種場合,族祭時族長切燒豬,但只派給族人,非族人無權享用。
  閩南一帶人愛吃牡蠣,比如名食「牡蠣煎」、「豆豉牡蠣」。許多廣東鄉音「牡蠣」的諧音為「無利」,「多事無利」更不可在喜慶日子出現。泉州一帶人用「蠔」(豪),不會「無利」,香港的閩南人和潮汕人只有「蠔煎」和「蠔仔豆豉」,不喜歡「無利多事」,更不會做「無利」大眾的事。
  香港雖然只有七百多萬人,這些人來自內地各地區和世界各地的人互相尊重他人風俗,融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