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05-03

清源山尋大師

賀彥豪
2019-05-03

  清源山靜美,老君岩聖光。上學的時候,到清源山遠足,來到山腳下抬頭一看,老君岩矗立眼前,它是由一塊天然石雕成的,雖歷經千年風侵雨蝕,仍巍然不動。聽大人們說:摸著老君鼻,吃到一百二;摸著老君目,吃到一百六。於是一種天真而浪漫的好奇心驅使我拚命往上爬,然後踮起一雙小腳,在它的上面摩挲著,一不小心,就滑了下來,也不知摔過多少跤……
  一座山,兩個人,山因人而聞名,人因山而不朽。老子是道教鼻祖,是哪位石匠在山上的巨石鑿下老子雕像;弘一是佛界大師,當年弘一法師圓寂於泉州,他的遺骨骸分葬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和清源山舍利塔。
  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弘一法師,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還受到佛教高僧的格外尊敬,他一生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域中都卓有建樹,讓人心升崇敬之情。
  沿著用青石鋪成的山徑拾階而上,滿目綠樹鋪翠,我是沿著大師昔日的足跡,尋著大師高尚的德行,一路尋來。弘一法師當年曾經講經活動的地方,正是今天的清源山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一座紅牆素瓦寺宇倚山屹立,寺前蒼松翠柏成林,濃蔭遮日,別有洞天。寺後峰石嶙峋,巍然矗立著弘一法師舍利塔。塔前有塊巨石,石頭上有一代書法家趙樸初題字碑刻:“一林風月伴高僧,千古江山留勝蹟。”不知究竟是這一林的風月伴隨了高僧,還是高僧伴隨了這一林的風月?
  當我佇立於弘一法師墓碑前,凝望著弘一法師題刻於巨石上“悲欣交集”的墨寶,想起弘一法師囑咐弟子在火化遺體之後,在骨灰罈的架子下面放一鉢清水,以免將路過的蟲蟻燙死。一個快死的人還惦記勿傷世上的生靈,這份普度蒼生、慈悲為懷的心思,足令世人敬重。不知怎地,我情不自禁地唱起兒時喜愛《送別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下山的途中,我記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這首詩雖是詩人追憶“揚州夢”生活,但也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除了表達懺悔之意外,大有萍蹤浪跡、往事不堪迴首之意。這也像是弘一法師半世人生的寫照。當然,人世間真正高明的人,向上可以看蒼天,向下可以看黃泉,世界萬象瞭然於心。而聰慧過人的李叔同大徹大悟,遁身入空門,當年他的妻子以及曾經深愛的紅顏知己一齊跪在杭州虎跑寺外,進行"哭諫"。那紅塵色相於他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任誰也攔不住。此時,我的心被弘一法師那博大、仁慈、大愛的情懷深深地感動了。
  其實,在社會道德缺失的今天,弘一法師的人格魅力,尤其值得人們珍視。也許,這就是弘一法師“悲欣交集”臨終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