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11-13

一庵一碑寫春秋

許建軍
2019-11-13

  仲夏初伏,再次穿越南安最美成功大道。北側一排火紅的紙花盛開,在午後烈日下異常炫目。接待庵正位於大道旁、石井鎮溪東村東北隅。
  兩顆巨大的榕樹,如健碩將軍一般,枝繁葉茂,守護著古庵,樹下涼風習習。一入古庵,熱度自然下降,煩躁的心也隨之漸趨於寧靜。
  低矮的圍牆大埕邊,一方古石碑矗立,頂部部分殘缺,略顯孤寂。斑駁的碑面,陰刻字跡從未曾描紅。取來一旁的水源撒上石碑,也只能模糊辨認部分字跡,遠不如不識風情的後人在碑上方所刻“加工廠”字跡清晰。慶幸的是“加工人”沒有進一步破壞石碑。碑中文字記載了石井昔阪村“許永清告御狀”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清咸豐八年(1858年),泉郡大旱,五穀失收,百姓無以為食,民脂已竭,又兼錢糧酷重,餓死甚眾。不法糧吏為飽私已,肆意敲詐,百姓無力支付,便被拘禁毆打。石井昔阪人許永清(1822-1893),業儒塾師,時在水頭仁福溪南村設館授徒,眼見鄉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憂心如焚,乃上書府縣,歷陳百姓苦況,請求減免田賦,嚴辦不法糧吏,“以去戶房之酷,以舒萬民之生。”詎料府縣與糧吏一丘之貉、狼狽為奸,拒不受理,反誣永清挑唆百姓抗稅,將其拘拿下獄。獄中許永清蒙受嚴刑,卻拒不屈服。許永清一心為民的事蹟,感動了百姓和族親,大家自發籌款,族親許倫更是義憤填膺,為拯救永清,身先士卒,不畏艱難進京上訴。天祐善人,許倫於京城幸得一皇宮太監相助,將御狀帶進宮廷,呈咸豐帝御覽,帝洞悉實情,為之動容,欽令赦免泉郡晉南等五縣三年田賦,並賜永清無罪,封恩貢生。喜訊傳來,泉郡鄉民歡呼祝賀。為感永清恩德,鄉人於水頭大盈及石井前園接待庵勒石記述其事,以垂永久。
  如今這一傳奇,很難從碑刻中直觀感受品讀出,只能由地方文史愛好者娓娓道來,一邊慢慢瞭解其來歷,一邊扼腕嘆息走向接待庵。
  史料記載:接待庵又稱“十班宮”,歷史上,得石井老港村無償提供土地而建。始建於明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956年、1981年、1991年重修。庵前有一條南安沿海一帶通往泉州的古交通要道。過路行人歇腳時,常受到寺中尼姑接待,“接待庵”因此得名。庵內供奉觀音菩薩和十八羅漢。秋冬兩季此地常吹甲卯風(嶺亭俗風,此風道教山家歷來認為系“風水大忌”),接待庵反其道建於此,大有“降龍伏虎,擋風鎮水”氣勢。
  庵坐東南向西北,歇山頂二進閩南院落建築,原東安下黃華秀書“接待庵”匾額已易為後人所書。邊堵石頭銘刻道光甲午科(1834年)昔阪舉人許延圭1848年重修時的題:“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黃花翠竹,沾法雨於西陲;細草長松,蔭慈雲於南海。”真跡、楹聯清秀,書法飄逸,風骨猶存,其價值比擬石碑。側堵的青石鏤雕花草樹木、飛鳥走獸,工藝精湛,歷經百餘年,遺存部分依舊光彩奪目。
  今天的接待庵內,尼姑接待路人的情形不再。四通八達的成功大道、便捷的交通網絡,串起了沿海城市。接待庵接待更多的是來來往往的信仰膜拜者。那一段驚天的告御狀歷史和碑刻也隨著歲月流逝,斑駁在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