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11-26

楊廣的失意

村夫
2019-11-26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首柳永的詞無疑是描繪杭州的最美風景畫,寫盡煙華,沉澱歷史,難怪古人稱,江南美,最憶是杭州。
  說起杭州,人們真不該忘記歷史上一個一直被詬病的封建帝王——隋煬帝楊廣。
  在我看來,隋煬帝雄才大略不輸於人,在他在位的短暫時間裡,所幹的幾件大事延澤千年。他超常規的驚天之舉,甚至改變華夏歷史的走向,說是大唐走向巔峰的預熱,也是毫不誇張的。
  先說京杭大運河吧,起點杭州,終於北京,打通南北阻隔,加速南北一體,無論是政治上,還是地理概念上,南北方的界限已不再那麼清晰,其受益的豈只是京杭兩地的官府幕僚、黎民百姓?千百年來,運河沿岸沉澱了獨具魅力的運河文化,放眼望去,特色民居,皇家園林,官商庭院,名人遺蹟,誰能說與運河無關,又怎能撇得開雖耗盡民力但開鑿了大運河的隋煬帝楊廣呢?
  走在運河邊,面對來往商船,聆聽吳語呢喃,你不得不感慨:他只是在錯誤的時間裡,做了一件意義深遠的、極具戰略眼光的大好事——於民、於國、於歷史,都不應該被過於挑剔。
  楊之過在於“心太急”,未能借鑒、吸取漢初文景二帝“休養生息”的經驗,可謂“有心為善,不善也善”矣!
  微風細雨中,佇立運河口,便突發聯想,杭州真應該在運河入口處塑一尊楊廣的大理石雕像,褒獎他獨具慧眼、力排眾議的戰略眼光,頌揚他和那些許許多多為運河獻出青春,乃至生命的“無名功臣”,他們都為運河兩岸的繁榮流過汗,出過力。
  歷史,不應該遺忘一位不完美帝王曾經擁有的偉大夢想,和他為此所付出的艱辛努力,與令人唏噓的代價。飲水思源,那些直接或間接受益的人,更應在濤濤的運河水洗盡鉛華之後,在沉澱的歷史中,尋找與珍藏一份記憶。
  隋煬帝楊廣另一大功績在於開創發展了中國的科舉制度。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 公元587年,隋文帝設立科舉制度,在隋煬帝時正式開科選士,又在唐朝發展成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隋朝,確切地說是隋煬帝之前,根本沒有“考試做官”這一說法,平民百姓幾乎沒有進入官宦階層的路徑。隋煬帝推行科舉制,讓普通讀書人家的孩子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擠進“上層社會”,從而激發生產力,激活民間智慧,這對打破既有階級固化、促進社會進步,無疑大有裨益。
  雨聲淅瀝,不時敲打著傘面,也敲打著我的心,隱隱地痛著。視野朦朧,斜風細雨中,彷彿看到“挖土推車,號子吆喝聲”裡交錯而來的是“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精采畫面。
  他使杭州,亦是蘇州的繁華成為現實。
  歷史應該還隋煬帝楊廣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