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2-05

戰“疫”中的標語文化

洪順興
2020-02-05

  春節前,由武漢發源的空前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華夏大地。隨即,中國大陸發動了一場上下齊動舉國參與的大戰“疫”,這是拯救國難的大決戰。
  中國是一個富有宣傳傳統的國度,標語文化根深葉茂。每逢大事當前,作為一種顯眼而便捷的表現形式,標語都是不可或缺的宣傳載體,自然成為社會輿論和文化傳播的得力工具,發揮了不可忽視的導向作用。這次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宣傳標語也不例外,遍及城鄉,林林總總,形成了獨特的標語文化景觀。
  在這個戴口罩的特殊年節,筆者興之所至,關注和搜集些許宣傳標語,風格各異,優劣互見,利弊參半,略評於下。
  這幾天,親眼看到家門口掛著兩幅標語:“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語調親和,風格詼諧,嚴肅勸誡中卻流淌著脈脈溫情,餘韻無窮,令人好讀易記,易於接受。
  從網絡、微信群、朋友圈中,我讀到了異彩紛呈的防疫標語,似品嚐美味,大快朵頤。不妨摘錄若干,讓各位看官一飽眼福。
  孤獨兩星期,熱鬧一輩子;戴口罩福星高照,不串門福氣臨門;低眉謝絶您入府,花開春暖您再來;今年過年不串門,網絡拜年看親人;新年宅家不出門,健康生活最溫馨;您減少一次接觸,親人多一份安全;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開玩笑。
  這些生動可感的標語,款款暖意,令人過目難忘。這些標語以平等的誠懇尊重姿態,婉勸人們,有的還不忘吉祥的祝福,恰似好友促膝交心,極接地氣,令人折服。
  有些標語,雖然文字沒有如此靈動,但發人深思,引人警醒,不乏醍醐灌頂的鼓動效果。如: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嚴防重點關口,加強監測排查,強化聯動機制,增強防禦信心;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勤開窗、勤洗手、常消毒,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強防護、不恐慌,信科學、不傳謡;以“一萬”的努力,防範“萬一”的發生;在家隔離兩週,不是人情淡薄,而是生命第一;要想風險少,還是家裡好,若是要出門,口罩不離人。
  這一類標語中,宣傳口氣帶有濃厚的官方色彩,竊以為實有必要。因為,這是傳遞政府的聲音,這是強化宣傳的力度,昭示大敵當前的任重道遠,凸顯決戰疫情的強烈信心。眾所周知,政令的宣傳務必講究理性、嚴肅、嚴謹,有大局觀,鏗鏘有力,尤其是特定的時代語境中。
  然而,嚴肅也並非攥緊雙拳,剛性不等於瀰漫火藥味。例如:今年上門,明年上墳;不戴口罩亂聚集,家人含淚過頭七;今天到處亂跑,明年墳上長草;湖北迴來不報告就是定時炸彈;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串門就是自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病上門;返鄉人員不隔離,親人不死扒層皮;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等等,不一而足。其實,此類舞文弄墨的“傑作”,應該出自民間“高手”,不可能是政府直接下發的規範統一的內容。從實而言,作者的確具有語文素養,塗鴉起來頗耗心血,但令人心生反感。
  各位知曉,好的動機,常常也要好的手段相生相諧,否則適得其反。比如“今年上門,明年上墳”這句,既誇大其詞又不分皂白,以死詛咒有點出格。不錯,在瘟疫未徹底解除的非常時期,儘量不出門、少出門,對於減少傳染、防控疫情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們一定非常願意配合,街頭巷尾空蕩蕩的景象就是明證。我十分理解作者的初衷,但是,須知並非所有上門都沒有必要(我就親眼看見地方政府官員,春節期間火急下鄉上門搞動員),況且有些人(雙方)做好了防護措施,而且還是一人單獨上門,豈可一棍子打死?
  同理,“不戴口罩亂聚集,家人含淚過頭七”,對不循規範的行為理應理性規勸並採取相應措施,但滿腔怒火的咒罵,不啻野蠻之風……
  此時,油然聯想到數十年前,我在西南某市目睹一堵牆壁上一句手書標語,於今記憶猶新:“此處不得小便,牲畜除外。”當時,這座城市的美好形象,在我心中轟然坍塌。儘管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有時也免不了引發窺一豹而知全身的判斷。
  標語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時代的文明程度。竊以為,或許標語作者出於主觀意願,為了強化宣傳效果,感覺語不驚人不足以出奇制勝,於是便獵奇另類,譁眾取寵。
  防疫的取勝當然不是靠幾句標語,但是好的標語可以助力傳播。以上兩相比照,不是彰顯了文化內涵的厚薄和宣傳效果的高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