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3-05

民族主義的東西之別

聶焱
2020-03-05

  最近看到微信朋友圈流傳一條短片,內容是否定民族主義的英語演講摘錄。比如:「民族主義就是去恨妳連見都沒見過的人」,「自豪感應該是留給妳自己獲得的成就,而不是為妳出生就意外獲得的東西而驕傲」,「身為愛爾蘭人不是一門技能,而是一場基因意外」,諸如此類。
  從這些言論可以看出,民族主義在西方,其實更像是「種族主義」,更容易發展為「排外主義」,否定這樣的民族主義是合理的,是應該的。但我對這段不知拍攝於何年何月的、否定具有種族主義、排外主義傾向的民族主義的西方人演講剪輯短片,在目前中國全民齊心抗擊疫情的時刻,於朋友圈流傳,存著壹絲懷疑:這是想給目前的高漲的民族國家自豪感的中國百姓們潑冷水嗎?
  短片內的演講頗有道理,但民族主義在西方是糟粕,在東方卻可以說是有益骨骼的鈣片。因為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土壤,孕育出的民族主義內涵是不同的。
  西方的民族主義脫胎於反抗封建及宗教普世思想統治,服務於各民族國家之間爭地盤爭利益的廝殺互毆需要,結果在歐洲孕育出希特勒和納粹;與宗教合流後,又在北美生出白人至上主義、3K黨之類的怪胎。如今歐洲多國的極右翼勢力?頭,也有扯民族主義大旗的。所以西方對民族主義的警惕是必要的,因為在「民族主義」旗子下幹的壞事太多。
  東方的民族主義正好相反,幹的主要是為國為民的好事。實際上,東方的民族主義,是西方的民族主義畸形發展到侵略擴張的帝國主義性質時,催生出來的,脫胎於反對西方殖民主義革命。
  中國的民族主義就是脫胎於反帝反封建反侵略運動。這種民族主義是防禦性的,可以凝聚共識和集體力量,來反抗外國勢力或其他強權的欺辱。而且這種民族主義並不搞排外,不搞種族歧視,中國無論是政策上、還是輿論宣傳上,都致力於團結國內56個民族,而不是相反。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現實土壤下,中國的民族主義,對於凝聚共識、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