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讀懂泉州

  旅居英國多年的安先生第一次來到泉州,就“迷失”在中山路上。老友見面時,寒暄的話還沒說完,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推銷”新鮮入鏡的一組照片:連排式的騎樓、西式的窗戶、傳統的燕尾脊、歷久彌新的紅磚牆。安先生為《新京報》《大家》和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撰寫人文類專欄,他說走了泉州中山路,覺得不虛此行。
  人與城,互為塑造,從而形成城市文化性格。古城的大街與小巷,延續的是不斷的文脈,積澱的是城市的原色。一座城市,注定要有一條街道成為形象名片。泉州的名片首推西街,它是泉州最古老的街道,“市標”東西塔就在西街的開元寺裡,但是西街的古早味集中於鐘樓到新華路一段,空間過於狹小侷促。泉州古城核心保護區面積達6.41平方公里,串起西街、涂門—文廟、聚寶街三大風貌片區的是中山路,可以說,中山路撐起了泉州古城的脊樑。
  我的這一認識,始於2013年北京《百科知識》雜誌“中國名街”欄目的一次約稿。
  “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老街坊口中的這條街,指的正是長約三公里的中山路。中山路開建於1923年,工程由南洋歸僑主導,建築風格上融入了東南亞騎樓特徵。中山路及其向兩側延伸的小巷,共同構成泉州古城路網的經絡架構。《百科知識》編輯部青睞泉州中山路,並不在乎是否有“最早”“最長”“最寬”之類的紀錄,而是強調以街見城,透過一條街道,可以集中看到一座城市的建築風貌、歷史記憶、文化韻味與地方特色。
  為了撰寫稿件,我特地選擇一個傍晚,用腳丈量了中山路。我自中山北路出發, 從巴金當年與友人暢談文學與人生的榕樹下走過。循鑼鼓聲尋去,威遠樓的廣場上,一場梨園戲正在演出。鐘樓下永遠是車水馬龍,最熱鬧的莫於過中山中路,充滿時尚感的各種店舖透露出老街新氣象。不說玉犀巷清代定海總兵李長庚父子的忠烈故事,不說鎮撫巷二次鴉片戰爭主戰派代表、兩廣總督黃光漢的故園大宅,不說金魚巷華僑領袖蔣以麟組織同盟會成員策劃光復泉州的私家小院,不說1915年創辦於打錫巷的泉州第一份報紙《新民週報》,也不說通政巷內北京奧運開幕式上出盡風頭的提線木偶的大本營,就說說照相館吧,中山路的真宛然、良友、時代、羅克,存留下多少家庭幾代人的全家福?還有,東南規模最大的府文廟,閩台共仰的花橋慈濟宮,禮制規格最高的天后宮,一代先知李贄的故居,以及古代海絲之路番商雲集的“金融區”聚寶街,幾乎每一幢房子都是一部傳奇,正是這些傳奇建構了泉州文化的奇蹟,也為日後泉州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走累的時候,我的腳步就停在肉棕、麵線糊、元宵丸、四果湯的攤點前,品味小吃,也品味古城。在泉州,沒有一條街道能像中山路這樣,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因此,我為文章擬了一個大膽的題目《一條中山路,半部泉州史》。
  我們這一代人,注定是中山路新的歷史書寫者。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泉州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我照過結婚照的羅克、排隊搶購過世界名著的新華書店,都消失於時代的煙雲之中了。老牌的“大上海”理髮店雖然倖存下來,也被新潮的髮廊們擠到了市場的邊緣。原來人流如鯽、市聲嘈雜的中山路,似乎落伍了。當汽車時代風馳電掣地到來,中山路的確面臨著一場不小的考驗。年輕人紛紛把家安放在新城,更嚴重的是,新城區的幾大城市綜合體,吸走了中山路上的大半顧客。一時間,南北大街門庭冷落,兩側店舖繁華不再。抗拒風吹雨打的騎樓,還能抵禦住浮躁世風的侵蝕,並再度成為泉州城市的靚麗風景嗎?
  我曾採訪來泉州考察的著名古建築學家杜仙洲先生,他對府文廟旁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幢高樓頗有看法。那個年代,高樓夢就是城市夢,換成今天,保護歷史風貌日益成為政府和市民的共識,這樣的高樓絶對是建不成的。我陪同過著名城市文化學者、時任《瞭望》雜誌副總編輯的王軍夜逛中山路,他左顧右盼,一路驚嘆。回京後,給我發來短訊息:“泉州是個偉大的城市,值得細細品味。”出任過泉州舊城保護與整治工作顧問的阮儀三教授這樣點評:“泉州古城特點鮮明、遺存好,價值高,但在歷史街區的保護方面還不完善,中山路整治以後,我對此的看法有了改變。”1999年,泉州市政府出台《關於保護中山路街區的通知》,由於措施得力,經過全面整治的中山路項目榮獲了聯合國亞太地區遺產保護獎。
  感受城市巨變,過境公路的變遷最有說服力。從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山路,到溫陵路、田安路、剌桐路、坪山路、豐海路,每一次的遷移都是城市品質的一次擴容與提升。泉州變高、變美了,但是有一點,它的最大魅力仍然在古城,在紅磚間,在騎樓下。當高樓不再是城市炫耀的資本,當鄉愁成為揮之不去的心緒,歷史文化的當代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重返古城,重返鑄造泉州人海納百川胸懷、愛拼敢贏鬥志的現場,尋找一個城市文明基因的密碼,呼喚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平民意識。年輕人跟隨新時代回來了,他們響應暫進式的街巷微改造,主動與歷史老人對話,積極參與社區營造,讓文化創意的活力潤物無聲。“城市雙修”試點的成效,顯示出泉州主政者的清醒與魄力:在千城一面中,多元文化的城市底色值得彰顯。繼為古城內溝河水系立法之後,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出台的《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築保護條例》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個被各界高度認可的法規,探索並實現了保障居民合法權益和保護建築承載的社會文化價值的有機統一,為其他城市古城保護提供了有益借鑒。如果說,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中山路,為泉州贏得了文化自信,因為,在這裡,可以讀懂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