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行為準則」進展順利

  中國-東盟外長會于七月三十一日在曼谷召開,王毅外長、轆辛外長和東盟國家其他外長出席了會議。與會各方在經貿、安全、人文等領域達成多個重要共識,中國和東盟合作取得新進展。
  在會議上,中國和東盟外長就“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二零二五年》對接達成一致,將啟動並儘快完成磋商,然後提交今年十一月領導人會議發表。此外,與會各方共同宣佈提前完成“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一讀,標誌著“準則”的框架已經成型。
  “南海行為準則”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升級版,旨在規範中國和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的行為,受到各方的關注和重視。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商,現在已經完成了磋商文本草案一讀,可望在三年內完成磋商。
  還在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時,國際社會一直關注中國的立場和態度。人們認為,這個檔是東盟國家提出來的,目的在制約中國的行動。那麼中國如何對待這個“準則”呢?
  王毅當天會後會見中外記者,回答了記者有關南海問題的提問,主動闡明了中方的立場。他把各方的問題歸納為四點:第一,中國和東盟國家能不能達成COC(南海行為準則)?第二,中國對COC磋商的態度是不是積極?第三,COC有沒有實際效力?第四,COC會不會損害域外國家的利益?
  他對第一問題的回答是,毫無疑問。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中國從一開始就持積極地態度,始終是磋商進程的主要推進者。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是,也是毫無疑問的。對第四個問題的回答是,各國在本地區正常的航行和飛越自由會得到進一步保障,域外國家的正當合法權益也會受到更有力維護。
  王毅表示,關於“南海行為準則”的制定,中方最近還提出爭取三年內完成磋商的目標,充分展示了中方的積極姿態。只要中國和東盟國家齊心協力,彼此信任,相向而行,磋商就一定能夠如期完成,而且還可能提前完成。這番話表明了中方對“準則”的態度,也回答了各國媒體的問題。
  “南海行為準則”之所以受到各方的關注,一是東盟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有疑慮,二是某些域外國家不希望“準則”的制定獲得成功。關於第一個問題,鑒於東盟一些國家與中國在南海領土存在爭議,因此東盟建議制定一個文件來規範各方的態度。中國原來不大願意參加,並且反對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後來中方的態度有所改變,積極參與,化被動為主動,推動“準則”早日完成。關於第二個問題,某些域外國家本來想利用南海問題來遏制中國發展,如果“準則”順利完成,他們就沒有推波助瀾的藉口,因此不希望“準則”成功。
  歸根到底,南海是一個角力場。中國只有一國,而東盟有十國,一對十,數量懸殊,發生爭論對中國不利,容易被域外國家利用,因此後來中國改變策略,在制定“準則”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化解了被動的困境,促進“準則”早日完成,使某些域外國家沒有煽風點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