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延燒 美國非裔豆農“悲歌”

  【本報訊】綜合報導,約翰·波伊從來沒想過,他會被捲入一場國際貿易爭端,還成為受損最慘重的人群之一。
  54歲的波伊在離首都華盛頓300公里的維吉尼亞州中部,耕作約1400公頃的農地。大豆與小麥是他最主要的農作物,麥子冬種春收,大豆夏種秋收。父親曾跟他說過,農民只要對土地好,土地自然會給予回報。但父親當年沒預料到的是,還有一種叫貿易戰的特殊風險。
  “美中貿易戰帶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許多農民都瀕臨破產邊緣,”波伊皺著眉頭說。
  去年夏天,波伊正要播種大豆時,貿易戰驟然升級,兩國互相加徵關稅。波伊眼睜睜地看著大豆收購價從每蒲式耳11美元,暴跌至8美元。
  美中貿易戰已逾一年,豆農在焦慮中邁入第二個大豆種植季。貿易爭端未有平息跡象,總統特朗普更威脅九月再度加稅。
  自貿易戰起,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量下跌約70%。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而且,多個大豆主產州是總統特朗普的票倉與關鍵的選戰搖擺州。結合了經濟與政治敏感性的大豆,因此成為中方最有力的經貿武器之一。
  為了安撫受損的農民,特朗普政府撥款280億美元。補貼的農作物除了大豆,還包括玉米、棉花、櫻桃、紅莓等。“我保證,這是農民們的好日子,”特朗普說。
  然而,補貼被指發放緩慢,集中於農場規模較大的經營者。金字塔頂端的1%農民平均獲得18萬美元的補貼,而80%以上的農民只能領取不到5000美元。
  波伊至今領到兩筆共6000美元津貼。“這不足以讓我收支平衡,”他說。
  波伊抱怨,農業部津貼對小規模農民照顧不周,也未能及時為美國大豆找到新市場。“農民們希望有公平貿易,我不想要在地方政府辦公室排隊簽字領津貼,我只希望我的農作物有一個公平的價格。”
  這片農地對他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波伊是第四代非裔農民,曾曾祖父是來自非洲的奴隸。
  今年,波伊留了一小塊試驗田,試種大麻幫補收入。在維州,只要持有相關證件,種植大麻是合法的。波伊坦言,他不吸食大麻,也毫無種植大麻的經驗,只是為了生計放手一搏。
  不過,儘管在貿易戰下農民飽受打擊,特朗普似乎牢牢把握住了他們之中絕大部分人的支持。
  愛荷華州的大豆農巴杜爾在2016年大選中給特朗普投票,儘管豆價正徘徊在十年間的最低點,他說他如今更支持特朗普了。“他似乎真的在為我們戰鬥,”巴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儘管感覺是中美兩邊打鬥,而我們夾在中間挨拳頭。”
  伊利諾伊州的農民道爾則認為,農業是美國一個重要的產業,因此成為中國報復的天然靶子。“情況很不幸,但我不會因為我的狀況而怪罪總統,”道爾說,“對於農民來說,我們的天性就是一直盡力而為,即便你一直在虧錢,在嘗試完所有方法之前,你也不能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