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穩外貿 出手快且準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電】(記者李曉喻)7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穩外貿措施後,一個多月來中國多部委和外貿大省紛紛響應,公佈“路線圖”,交上“承諾書”,加快將政令落到實處。外部風險加劇之際,中國穩外貿可謂不遺餘力又爭分奪秒。
  細究這些措施,大體可分為三方面內容。
  一是拓展生意夥伴,實現外貿市場多元化,以分散風險。在中美經貿摩擦導致兩國雙邊貿易額持續縮水背景下,這是當前中國穩外貿的一大重點。
  針對進口農產品,中國找了更多供貨商。以大豆為例,中國現已將允許輸華的俄羅斯大豆產區從該國遠東地區擴展至全境,並稱願意支持中俄“充分挖掘雙方大豆合作潛力”。7月,中國企業已通過海運方式進口了4400噸俄羅斯大豆。
  同時,中國也在為出口商品積極尋找新買主。目前,中國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7個自由貿易協定。商務部透露,將積極推進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繼續商建一批貿易暢通工作組,為外貿企業營造更好國際環境。
  二是降低外貿企業成本,以助其“輕裝上陣”,提高競爭力。
  從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到推動進出口環節更多監管證件實現網上申報和辦理,壓減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再到加大對中小企業外貿融資支持力度,中國正千方百計為外貿企業打開方便之門。
  三是加大力度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以贏得先機。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明確,要出台適應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特點的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適時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
  從最新數據看,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效果正在顯現。7月,中國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均創今年以來單月新高;進口額也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同比下降態勢,在去年同比增速超過20%的高基數情況下繼續增長,好於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