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方共同應對房屋土地問題

共同促進民生改善

  【新華社香港9月14日電】特區政府將空置稅條例刊憲,政團建議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地產界部分企業回應積極……目前,香港各方正就應對房價高企、土地供應短缺等問題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多位受訪專家指出,這將改善香港民生狀況,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13日在特區政府憲報上刊登。該條例草案旨在落實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6月提出的“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徵收‘額外差餉’”。差餉是香港對不動產保有環節的一種稅收。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根據特區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估計,未來5年平均每年落成的住宅單位約為2萬套。推動實施該條例草案,是希望這些住宅單位興建完成後,不論出售或是出租,都能夠儘快推向市場,滿足市場需求。
  香港嶺南大學中國經濟研究部副總監周文港指出,按照空置稅條例草案裡的稅率計算,稅額相當於樓價的5%左右。因此,這一舉措如能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產商囤積居奇,增加房屋供應,平抑房價。
  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一手私人住宅市場于2011至2018年內已落成、但未售出的剩餘單位約有9000個。業內人士指出,其中超過50%的單位如果未能出租,就很可能符合關於空置的定義,需要交納空置稅。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朱家健說:“空置稅可令房價暫時冷卻甚至回落,為樓市降溫,減輕部分家庭購房壓力。而市民安居樂業正是社會安寧的寫照。”
  在香港,房屋是民眾最關注的民生議題之一,也是社會的一大深層次矛盾。面對動輒每平方米20余萬港元的房價,基層市民內心充滿無奈,甚至連不少中等收入階層也難以負擔。不斷推高的香港樓價和房租還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制約了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可能。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採取多種手段抑制房產投機、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將部分原計劃用於私營房屋的土地改作興建公營房屋、修改住宅預售制度防止“擠牙膏”式賣房、成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加快推進項目等政策措施。
  基於社會民生等因素考慮,特區政府在此前公營房屋與私營房屋60%比40%的供應比例基礎上,將2019至2020年度起十年期的供應比例調整至70%比30%。即便如此,到今年6月,香港住宅售價、居民置業購買力指數(即按揭供款相對居於私營房屋的住戶入息中位數的比率)等仍然偏高。
  對此,香港最大政團民建聯於9月12日向政府建言獻策。民建聯指出,按照特區政府目前掌握的土地資源,未來10年只能新建約24.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建設約31.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相差較大。通過規劃新發展區或公營發展項目,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是短期和中期內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有效辦法,政府應該積極引用。
  全國政協委員、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明白香港房屋供應嚴重短缺,願意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措施,並會盡最大努力加快興建住宅項目;原則上支持及歡迎特區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農地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積極配合特區政府提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