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街美食

  徘徊在老石井頂街,斑駁油亮的石卵小路里,兩側古老的木窗戶,或大或小,或閉或半掩。落日斜陽映入老街,煙樓晚翠的“煙樓宮”香火不絶,梵音裊裊;佛教、基督教、道教信眾在此聚居。
  鱗次櫛比的老店舖,丁氏“敲鐺鐺”、黃氏頂街照相、陳女士診所、鄭氏打棉被店舖、黑狗飯店、伍氏小圓理髮店、金鎖代寫書信店、許景華新華書店;殘破的舊客棧、曾經的衛生院舊址、大聖公舊址、生產隊舊址……這裡是老石井街老行當的聚集地和老商號的發祥地,還有那些久負盛名的老石井名小吃。
  頂街、下街、東街交匯處,老石井叫它十字街。
  時光倒流至1961年冬,老街炸海蠣攤位前,走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行走在石井悠長的小巷中,十字街的陣陣奇香襲來,大文豪郭沫若巡香問路得知是炸海蠣的香味,於是意外飽嘗石井小吃,其風味獨特,香脆可口,郭老讚不絕口。後來他妙筆生花地記錄下這一美妙感受。
  十字街口,萬選的炸海蠣最地道最飄香。炸海蠣不同於蚵仔煎。需精挑細選營前村或仙景村礁蠣,洗淨後放入盆中,加入地瓜粉、篩過的細條狀紅蘿蔔、蔥花調成糊狀,均勻抹在長餅勺上,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熟透。
  記憶裡萬選頭髮稀少卻油光發亮,滿臉皺紋卻動作嫻熟,聲音略微嘶啞。我常常積攢好久,湊齊五分錢,奔向十字街口,買上一個餅狀炸海蠣。蘸著廈門海堤牌甜辣醬,一口咬下,滾燙、鮮香、酥脆、不油膩,有時燙得舌尖打滾,雙手翻騰,海蠣的香味隨之迅速擴散開去。
  隨著時代的變遷,十字街口的小吃攤位逐漸消失。炸海蠣成為石井本土人待客的桌上美食。只有中憲第前,小慈一家虔誠地固守著傳統手藝炸海蠣,維繫著老石井的記憶……
  閩南傳統美食五香卷,以漳州石碼的最為聞名。而家鄉的“燒肝”,口味獨特,更勝其一籌。
  十字街北拐,西街臨海邊的一個小店,製作出售“燒肝”。這道即將消失的石井美食,店主鄭老伯是老家僅存的幾個傳承人之一。
  是日,我帶著大學假期回老家的孩子,多年以後,再次來到鄭老伯店裡,一睹“燒肝”複雜的製作工藝。豬肝、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原料一字排開。先將豬肝洗淨切成小塊,清水稍撈過,把豬瘦白肉切成小塊,加上適量豌豆、荸薺、精製鴨蛋清等,配以少量澱粉、蔥花、精鹽、味精、砂糖大蒜,用適量的水調製成焰,以豆腐衣為外皮,裹成直徑約5釐米的長條狀的“燒肝生坯”,而後清蒸備用。
  鄭老伯取出幾條成品,先在油鍋中放入適量油,中火至油五成熱後,放入“生坯”炸2分鐘,“燒肝”成為金黃色浮起。老伯迅速取出,切成若干小段放入盤中,配上蕃茄汁、酸蘿蔔片等,熱情邀請我們趁熱食之。
  少小離家出門讀書的兒子,猛然想起,小時候跟著我回石井,在鄭老伯餐館用餐,一連吃光兩盤“燒肝”。此時,故地重遊,兒子忍不住一嘗,欲罷不能。問其經年後再嘗“燒肝”,感覺如何?兒子答曰:外酥內嫩、醇香可口、回味無窮,味蕾溢出奇特味道,舌尖瞬間包羅萬象……還是那麼好吃!一會兒功夫,兒子如小時候一般,又飽嘗完兩大盤。
  十字街口小吃攤眾多。伍姓人澤潭經營豆乾、小腸湯、燒肉粽,遠近聞名。下街口有老雜貨舖,店主與父親是至交好友。三人素日好飲幾杯,伍氏自家的豆乾、小腸湯,加上落花生,就是父輩們下酒的好配料。
  豆乾湯製作工藝精良。選用石井本土上好鹽滷豆腐,切成薄薄長方塊,放入油鍋炸過。火候須掌握得當,以豆腐表面微干為佳。湯底用豬大骨頭久熬,去除表面油漬,煉成白色清湯,微火加熱備用。食用時,豆乾切成四方小塊,加上大骨清湯,撒上蔥花,即為一碗清澈可口的豆乾湯。
  兒時,我喜歡隨父親去十字路口玩耍。伯父們常常獎賞一碗豆乾湯。清湯如玉液瓊漿、鮮美甘淳、滋味濃郁。每次總是捨不得吃豆乾塊,先把湯一飲而盡,好再找攤主續加骨頭湯,而後慢慢咀嚼,津津有味、細細品味豆皮醇香,唇齒留香。如能額外再吃上個香噴的燒肉粽,則屬玉盤珍饈,堪當一大餐矣。
  塵世流轉紛紛,小吃攤隨著古鎮擴張,逐漸遷移至西面菜市場。十字街恢復了往日的平靜。昔日老舊小廟已然金碧輝煌,舊貌換新顏。只有蜿蜒曲折的頂街,如街內國姓榕一樣,安心聆聽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