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初探

  近期閱讀了一批有關菲華文學的新舊評文、論文,發現一個有趣且頗有點難堪的現象,即評論者對近一二十年的文學創作與文學現象基本缺席,或有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值得探討。
  首先,菲華文學生成與發展至今,缺少一本編年史或菲華文學史,有的只是個別作者斷章式、印象式的書寫或資料的羅列,缺乏完整性、宏觀性。然而,想要依靠個己的力量來完成菲華文學史,具有極大的難度與挑戰。需要有一個團隊、小組,而且是對菲華文學有熱誠的研究團隊,可以是菲華作家,也可以是菲華作家與中國大陸、台灣的學者組合而成。
  最多的菲華文學研究論文,集中在軍統之後的菲華文藝復興至千禧年這段時間,當時菲華文壇百花齊放,舉辦了菲華文學研討會、組團出訪海峽兩岸作深度的詩文交流、密集邀請兩岸知名學者作家詩人蒞菲講學互動,那是一個但凡有一首好詩、一篇佳文見報,文友們便會電話致賀、讚賞的美好年代,那是一個文學激情爆棚的幸福年代。
  自從那個年代隱入時空,新世紀以來的近二十年,雖然菲華文學略顯乏善可陳、活力不再、作者的激情退卻,難道就真的沒有值得論述與研究的價值了嗎?其中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海外研究者本身激情的退溫,他們致力於研究一些更有被權威、核心期刊選用的名家、議題,自然對偏向冷門的菲華文學與作家興趣不高。當然也有菲華本身的主觀原因,一是資深作者並非都出版個人作品選,出版著作的作者也沒有很有效的把作品集發送到研究機構、研究者與學者、作家的手上,更多的是出書自娛自樂。
  這種自身文學冷漠的現象,又怎麼要求或怪罪他者沒有好好關注菲華文學呢?所以有必要拿此來說事,探討一下今後菲華文學界該如何正視這一攸關菲華文學命脈的菲華文學研究、菲華文學史的建構。否則,日趨老齡化的菲華文壇,再次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這一批老、中、壯年作者不努力拯救,那又該期待誰來拯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