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世界級慶典成功舉辦

背後的中國科技騰飛更令人矚目

  【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10月1日,中國首都北京沉浸在國慶的歡樂氛圍中。繼上午雄壯的閱兵式後,天安門廣場晚間舉行聯歡活動,中國藝術家聯手高科技,為全球觀眾獻上了一場世界級藝術盛宴。
  雍容綻放的焰火表演、璀璨奪目的光藝展示、氣勢恢宏的交響大合唱、激情澎湃的大型歌舞,無不令人擊節讚嘆。這場藝術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國人出色的藝術天賦和組織能力,更彰顯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飛速進步。
  “這是一場行雲流水、酣暢淋漓、驚世駭俗的藝術盛宴!這是偉大的人民群眾創造的偉大奇跡。”聯歡活動總導演張藝謀這樣感嘆。這位知名的中國導演,也是2008年那場震撼世界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
  “這次應用的許多科技手段,在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現場一位技術人員說,比如集群通信系統,信道數量是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好幾倍,現場還佈置了5G站點,這是各環節大量設備、人員快速精準協同的關鍵。
  當晚的天安門廣場,僅參加聯歡活動的各界群眾就有數萬人,還有規模龐大的保障人員隊伍。整場90分鐘的活動,集中進行了六次焰火表演,燃放了多種類型的高科技環保煙花。來自中國各地16支交響樂團的1028名樂手、1400名中小學生組成的合唱團奏樂高歌。3290名群眾演員手持電子光影屏幕,演繹出流光溢彩的巨幅動態畫面。
  在光藝展示表演中,3290名群眾演員不停地奔跑變換位置,在夜晚的天安門廣場上幻化出“巍峨長城”“飄曳的風箏”“展翅的和平鴿”“飄動的五星紅旗”等巨幅動圖,宏大的氣勢和精妙的變化,讓現場的國內外嘉賓嘆為觀止。
  “整場表演幕後的關鍵是尖端的數字表演與倣真技術,北京理工大學的技術團隊功不可沒。”聯歡活動光藝總導演沙曉嵐說,每塊光影屏都有無線接收、內容存儲和播放裝置,全程都依靠數字技術實現海量倣真模擬。
  北理工數字與倣真實驗室副主任李鵬說,3290名演員要不停跑動、變換動作,3290塊屏幕上的光影也在不斷變化,需要海量採集參數、建立數字模型,每名演員的實際運動軌跡、相互間碰撞、穿插空隙等都必須非常精準,技術水平要求極高。
  李鵬說,倣真技術最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開始應用,如今倣真技術水平跟十年前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越。
  據介紹,北理工團隊採用倣真技術手段,協助演出主創團隊在短短數月內就完成了創意、編排、演練等各階段工作。該校計算機學院教授丁剛毅表示,如果沒有倣真技術支持,按照以往傳統的排演手段,要想達到現在這種演出效果,至少需要2年時間。
  “今天的完美,完全得益於舉國科技快速進步,別無他途。”李鵬說,能實現這麼宏大精美的演出,有賴於很多領域的技術,包括更先進的通信技術、更強大的計算設備、更好的算法模型等。比如,現在做倣真只需帶一個筆記本電腦就能在現場隨時維護調整。
  9月27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指出,2019年中國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4位。在高科技領域,中國正在實現趕超,量子通信、超級計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移動支付、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金融科技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科技創新成果廣泛應用,為其他國家人民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
  10月1日當晚,在這個東方文明古都的夜空上,飛騰升空的焰火用雙線條勾勒出“70”的字樣,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過去70年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科技實力不斷增強。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已達19657億元,是1991年的138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也提升至2.18%,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平。按匯率折算,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截至2018年底,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位。
  “特效煙花在300米高空形成的‘70’雙線造型,屬世界首創。”聯歡活動焰火總導演蔡國強說。
  雙線特效煙花製作為何高難?“因為發射到空中的彈藥是旋轉的,極難定向。”蔡國強說,還有廣場上設置的7棵約25米高的煙花樹,可以立體旋轉變幻各種特效。這次焰火設計和生產的技術含量很高,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
  “這次演出是我們團隊技術一次淋漓盡致的展示,但倣真技術的應用並不僅限於此,它還能幫助國家挽救生命、保護百姓安全。”李鵬表示,倣真技術其實在社會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比如出現火災、水災時人怎麼逃生?提前進行精確倣真模擬,就能顯著提升應急疏散、搶險救援的效率。
  “國家科技的進步,正給中國老百姓帶來更多生活的快樂和安全。”李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