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屆”的中國故事

  21世紀的第一年——2001年9月,筆者有幸應邀參加在南京舉辦的第一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今年9月又將參加在石家莊舉辦的第十屆“論壇”,恰好屆滿10屆。這裡,讓一個“老十屆”細說從頭,回顧一下將近20年的“論壇”里程,並展望未來“論壇”的方向。

論壇回顧

  第一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1年9月在南京舉辦。會前,應中新社的邀請,東南亞國家幾位報人到中國跑一圈,其中包括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總編輯蕭依釗、菲律賓《商報》社長于長庚以及筆者等人。在香港集合,然後到深圳採訪,再到北京。在京期間,獲得時任國僑辦主任郭東坡的接見。
  我們參觀了中新社,拜會了總編輯郭招金、章新新先生等人,獲得熱情款待,就業務上的問題交換意見。結束北京的行程後,我們前往南京,下榻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1年9月16日開幕,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會見了全體代表並合影留念。國僑辦主任郭東坡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華文傳媒在海外的重要作用。國僑辦副主任兼中新社社長劉澤彭主持會議。南京市長王宏民也在會上致辭,對各位傳媒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中新社總編輯郭招金作題為《全球化浪潮中的海外傳媒的定位與角色》演講。當年南京同時舉辦世界華商大會,代表們應邀出席華商大會開幕式。
  出席“論壇”的代表來自5大洲130余家華文傳媒,總數140人。因當年發生“9.11”事件,美洲地區的華文傳媒代表因航班取消而無法如期與會。大會經過兩天的緊張工作後,於18日閉幕。“論壇”閉幕那天,美洲各地的華文傳媒代表才趕到會場,令主辦單位和與會人士非常感動。
  本來,中新社並沒有說明這是第一屆論壇,因有感于各地代表的參會熱情,劉澤彭社長在致閉幕辭時宣佈:兩年後將舉行第二屆論壇。因有第二屆,後來把南京論壇稱為第一屆。
  “論壇”閉幕後,各地代表分批前往一些省市參觀考察。筆者本來要到江蘇省揚州採訪,因馬尼拉家裡有事而匆匆返回菲律賓。代表們都出發了,只有筆者留在南京等候第二天的航班,江蘇省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見我一個人呆著無聊,派車帶我到南京長江大橋參觀。
  這是長江第一座大橋,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建橋時的一些動人事蹟感人至深,能夠到大橋參觀非常難得。大橋的上層是公路橋,下面一層是鐵路橋,可能是年代久遠,橋身受損,油漆剝落,不過飛架在江面上的一道“長虹”還是非常壯觀。第二天,我取道香港返回僑居地。對這位古道熱腸的江蘇省宣傳部人員,筆者至今仍感念不已。
  近20年過去了,當年“論壇”的工作人員、時任社長助理的夏春平先生已擢升為副社長兼副總編輯,至今仍在主持“論壇”的工作。他是中新社的“常青樹”。筆者記得,當年出席南京論壇的代表有來自美國的冰淩先生,後來幾屆都見過面。其他的代表已經不多見,如泰國的馬耀輝先生、印尼的張明開先生,有的退休,有的作古,最近幾屆論壇已不見他們了。第一屆論壇後,每兩年舉行一屆:
  2003年9月在長沙舉辦第二屆論壇;
  2005年9月在武漢舉辦第三屆論壇;
  2007年9月在成都舉辦第四屆論壇;
  2009年9月在上海舉辦第五屆論壇;
  2011年9月在重慶舉辦第六屆論壇;
  2013年9月在青島舉辦第七屆論壇;
  2015年8月在貴州舉辦第八屆論壇;
  2017年8月在福州舉辦第九屆論壇。
  有幾屆論壇的活動給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2011年出席重慶論壇,主辦單位中新社評選了10位工作了40年以上的傳媒人,筆者有幸上榜,獲得“資深華文傳媒人榮譽獎”,在大會上受到表揚。2017年8月出席福州論壇後,會場移到莆田市,參觀了媽祖的故鄉。後到長春參訪,上了長白山,雖是9月份,但是已經寒冷無比。好不容易上了長白山,山上雲霧繚繞,朔風勁吹,寒氣逼人,結果看不到下方的天池,空跑了一趟。不過,能夠上長白山還是挺高興的。

辦出品牌

  2011年9月出席重慶論壇前,中新社駐馬尼拉記者張明採訪了筆者。談話中筆者指出:“海外華文傳媒論壇越辦越好,已經成為中新社凝聚海外華文傳媒力量的品牌,促進世界各地華文傳媒同行互相溝通,共同提高,為做大做強華文傳媒發揮了很大作用。”此後,“辦出品牌”一詞在網上熱傳。
  無心插柳,南京論壇後,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每兩年辦一屆,由於獲得海外華文傳媒的支持,成為各地華文傳媒交流的平台,每一屆出席的代表人數劇增。後來幾屆,一些省市爭著辦,如同申辦奧運會一樣,必須由中新社審批才能如願以償。這說明,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成功的,已經成為中新社的一項品牌。
  海外華文傳媒分佈在5大洲,彼此間來往不多,情況也不大熟悉。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促進海外華文傳媒團結上作了不少工作,除了舉辦新聞高級研修班外,還把海外華文傳媒組成“世界華文傳媒合作聯盟”,定期舉辦活動,促進彼此的瞭解,為弘揚中華文化、加強華文傳媒間的合作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聯盟”的成立,是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一項重要成果。
  海外華文傳媒雖然在性質上來說是所在國傳媒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加以華人與祖籍國的密切關係,因此華文傳媒同中國又有著一種特殊的親戚關係,兩者密不可分。
  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這已是海外華文傳媒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華文傳媒的任務更加重大。就東南亞國家的華文傳媒來說,所在國大都是“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有的還是樞紐,因此在促進所在國與祖籍國的關係,加強所在國在“一帶一路”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報導“一帶一路”的消息和成果上,華文傳媒都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宣傳“一帶一路”的工作中,中新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經常組織華文傳媒參加各省市的活動,並為它們牽線、搭橋,讓華文傳媒在宣傳各省市的建設成果上發揮重要的作用。無心插柳柳成蔭,由於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舉辦,帶來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可能這是中新社始料不及的吧!

展望未來

  2001年至2019年這19年中,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一共辦了10屆,雖然主辦單位付出了心血以及大量的人力財力,但是並沒有白費,對國內外的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
  盛名之下確實有點讓人彷徨。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論壇”辦了10屆,今後還能繼續一屆一屆辦下去嗎?還能獲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嗎?這個問題,應該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毋庸諱言,海外華文傳媒,特別是紙媒,在全媒體時代遇到很大的衝擊,生存、發展都發生了問題。不過從整體來說,海外華文傳媒還是有它存在和發展的空間,理由是,各地還有一大批華僑華人受眾。這裡附帶一提,紙媒在東南亞國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在還有眾多的讀者,因此紙媒在東南亞國家受到的衝擊不像其他地方那麼大。
  談了紙媒後,再來分析一下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前景。“論壇”已經持續辦了近20年,對海外華文傳媒已有相當大的吸引力,成為彼此交流的平台和瞭解中國的視窗,其前景是光明的。這從第一屆出席的人數只有140人到第九屆的460餘人可以得到有力的說明。
  鑒於海外華文傳媒日益壯大,以華文傳媒為主要對象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有存在和發展的空間。持續舉辦“論壇”是沒有問題的,要發揚光大就必須進行一番縝密的思考,即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把“論壇”辦得更有特色,更有生氣,更有影響力。
  我們相信,隨著海外華文傳媒的不斷壯大,主辦單位中新社在總結了10屆論壇的經驗後,一定可以把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繼續辦下去,並辦得更加出色,為促進華文傳媒所在國與祖籍國的友好關係,為加強“一帶一路”宣傳,作出更大的貢獻和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上數點,權作“老十屆”講述的中國故事以及對“論壇”的寄望!

2019年8月6日
注:本文為作者向第十屆世界傳媒論壇提交的論文。論壇於10月12日至14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