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石頭厝

  閩南鄉村近代的石頭厝,是民居建築中一道獨特的景觀,具有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可與古代留存下來的紅磚古厝相媲美。
  閩南地區的紅磚古厝古樸靜美,富麗典雅,民俗風情底蘊深厚,有歷史有故事有溫度;沿海一帶的石頭厝整體粗獷豪放,建築工匠以簡單流暢的線條,跨越歷史的創意,賦予石頭厝新的時代感,同時保存著閩南古民居建築的一些風格和技巧,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符號和表徵。
  一幢幢石頭厝橫豎相間,經緯分明,錯落有序,構成一派蔚然壯觀的石頭村落,如同一幅天然水墨畫,藝術般地展示出鄉村的恢宏與大氣。雖然石厝外觀均為清一式“同字殻”結構,棄繁就簡,沒有刻意渲染和張揚,但是依然透著巨大的藝術魅力和廣泛的遐想空間。
  每一幢石頭厝的構件均精雕細琢,尤其是門窗石框、石板棚、石通梁的長度與高度計算得十分精準,通梁兩端底部設計成挑拱撐托,分解通梁的負載力,保證通梁安全承載力,既科學又美觀。這幫農村泥水工匠大都沒讀過建築力學,卻膽大心細,勇於探索、不斷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形成一套獨特的壘砌技術以及標準尺碼,一代代傳承下來。 
  “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閩南石頭厝建築盛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想當年村裡人搭蓋房子,好像就是一場比實力秀肌肉的競賽,幾家歡樂幾家愁。有錢人家蓋房子,輕而易舉,工料俱全,平地起高樓一氣呵成,卜擇吉日喜氣洋洋地喬遷新居(入厝)。經濟有困難的家庭蓋房子,只好採取漸進式辦法,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期間為了節省建築成本,自己起早摸黑挑沙挑土,用獨輪手推車或者板車到山上石窟拉運石料,撿塊石。房子蓋起來,囿於沒錢裝修就草草把所有舊傢俱搬進去暫住,從此住在半成品房裡,謙卑度日。更甚是個別人家,一輩子住的石頭厝仍舊保持著“爛尾房”的窘境。
  縱覽村子裡每一座石頭厝,外觀似乎千篇一律,但是高低不一。無意中形成一道貧富差別的分水嶺,俗話說:“好吃看臉,好穿看身”,一家一戶的現實生活狀況便一目瞭然。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石頭厝建築的形成緣於閩南地區獨有的自然條件,近海颱風頻繁,磚瓦房不堪承受;其次花崗岩礦產資源豐富,可以就地取材;再者擁有大批技術精湛的打石工和堆砌工。不過純石結構的房子也有不利地方,因為石頭厝抗風不抗震,地殼稍微活動牆壁隨之開裂,屋面石板縫隙間受損脫離,逢雨必漏,房間裡大桶小盆叮咚響,叫人揪心揪肺,苦不堪言。房屋整體結構一旦受損,合力就降低危險係數就升高,一降一升,石頭厝難逃消失的命運。    
  如今正在實施鄉村石結構危房改造工程,可以說有喜也有憂。鄰居大伯說:“翻建的批文拿在手,反而睡不著,高興不起來”。鄉下人的一生三件大事,結婚、生娃、蓋房子居家過日子。簡陋的石頭厝曾經是父輩們的驕傲,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才蓋起來的房子頃刻就被挖掘機推倒,感到畢生勞苦瞬間歸零,心思難免矛盾與糾結。喜的是看到子女成長,有所成就可以當家做主,便樂在其中。況且磚混、框架結構的新厝牢固又美觀,可以放心居住。“無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時捨得與捨不得的心結,已然消散了。
  石頭厝是閩南沿海地區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見證著鄉村發展變化的歷史,濃縮了建築技術的精華,凝聚建築工匠的心血,是一種時代標誌性的產物。因此,對一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石頭厝,應該讓它承載鄉村記憶在流動的時光中沉澱,沉澱鄉愁中的意與味。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遇到重大自然災害外力的作用下,建築質量好的石頭厝壽命可以堅持上千年,好比泉州東西塔與洛陽橋,歷經千年風雨洗禮,仍舊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橫臥於滄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