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院通過涉港法案 或會影響美商在港利益

  【香港中通社10月16日電】(記者梁芷芯)美國眾議院於當地時間16日通過《2019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簡稱《香港人權法案》)。對此,香港美國商會日前就表示,該法案存在某些會對在港美國企業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後果”的條款,目前他們也在通過適當渠道向美國政府和國會表達建議。
  據了解,該法案還需要交參議院通過,兩院文本達到一致之後再提交總統簽署,才能成為法律。目前參議院有100個席位,共和黨佔53席,民主黨則佔45席,另外兩席為無黨派。據悉法案現在得到23位參議員的跨黨聯署支持。
  據美國參議員克魯茲透露,《香港人權法案》在參議院存在不穩定因素,目前有來自美國商界的阻力,正在阻撓《香港人權法案》的通過並且竭力遊說。
  代表在港美國企業的香港美國商會也於日前發出聲明,指出該法案可能損害香港獨特地位,對美國在港企業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後果”。
  香港美國商會1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查詢時表示,美國商會已經與國會辦公室分享了一些他們對《香港人權法案》中,某些可能影響企業的條款的修改建議,但這些建議不會公開予大眾查閱。
  根據美國國會之前公佈的資料,《香港人權法案》主要有5大內容,包括要求美國商務部提交年度報告,評估香港有否確切執行美國出口管制,及美國和聯合國的制裁等法規;要求港人簽證申請不會僅僅因為參與抗議活動、遭“有政治動機”拘捕而被拒;要求美國總統制定策略保障美國公民和企業免受香港修訂《逃犯條例》所威脅等。
  香港美國商會於9月27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露出對上述章節的關切,認為美國和香港特區政府合作致力於執行美國的出口管制,一直並且持續有效。而這種有效的合作或許會因為實施一項針對香港的規定而受到損害,可理解為間接加強了針對香港的新出口管制要求。
  聲明表示,該條款可能使得美國與香港之間的合作及公開對話“降溫”,減少美國出口管制的有效執行,降低香港對美國和國際企業的吸引力。總而言之,該機制對美國來說可能會是“雙輸”。
  聲明還指出,經濟制裁和簽證禁令作為美國外交政策“比較受爭議的工具”,若用於香港,可能會損害香港“擁有法治、可供美國企業公開公平競爭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聲明認為,在亞洲“心臟地帶”與這樣一個開放社會價值觀的地方積極地接觸,對美國企業和美國都有好處,美國應該給予有利香港自治和法治的措施,而不是採取可能破壞它的措施,美國對港政策也應首先本著合作及支持香港獨特地位的精神。
  聲明強調,希望參與審議涉港法案的各方,不要忽視香港的獨特環境,以及其在自由表達、信息自由流動、自由市場、個人自由、法治等方面的“突出而持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