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戽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古是農民的作息時間,而我們知青在夏季卻反其道而行之。
  盛夏,日頭亦炎炎,田地上熱浪滾滾,人像進了蒸籠裡。我們和當地農民都投入到抗旱保苗大忙之中。有一天知青組長阿文召集知青們來,對我們商議,只要夜裡有月亮,我們是不是來個“日落而作,日出而息”?一來夏夜涼快,二來沒有人來跟我們搶水源。大家齊聲叫好。阿文又說,但要暫時對當地農民保密。
  一輪玉盤似的滿月鑲嵌在藍色的天幕上,清輝撒滿田野,玉盤倒映在潭水中。“嘩啦嘩啦”,單調的戽水聲在幽靜的田野上飄蕩,蟋蟀在彈琴,青蛙在鳴唱,一股小小的渠水汩汩注入干涸的稻田,也流進我們的心裡。水稻貪婪地吮吸著,清爽的晩風輕輕拂過,散發出陣陣稻香。即將成熟的水稻齊刷刷地點頭,感謝主人挽救它們的生命。
  三更半夜戽水,一則夜裡涼爽,二則潭穴的水多。彎腰、挺胸,放繩,收繩……笨拙的勞作,原始的工具,累得腰酸腿痛手軟。阿文召呼大家停下休息。阿文引吭高歌一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空曠寂靜的夜空,迴蕩著阿文雄厚的男高音,驚動一群野鳥飛起……接著阿婷來一首韻味悠長的“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引來男知青的歡呼聲喝采聲。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稍作休息後,歌聲為我們補充了能量,又有幹勁了……
  第二天,當地農民出工,發現潭穴水乾了,知青的水稻田灌滿了水,直搖頭,知道是這些不按常規做事的知青干的。
  後來的幾年夏季裡,只要皓月當空,我們都夜晚出來幹活,鋤草、撥花生、割水稻,白天睡覺,睡醒了鍛鍊身體和看小說。阿文從城裡家裡拿來一副吊環,捆綁在大樹上,我們又請當地農民打了二隻石碾做杠鈴,插上鋼管做起舉重來,引來老人和小孩的圍觀。知青生活我們苦中尋樂,累中有甜。 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為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積累豐富寶貴的經驗,是一筆精神財富。想一想當年的苦和累,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