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走過11年 成交額再創新高

成為中國邁向消費大國的鮮明印記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王雨蕭、趙文君、張璇)14小時21分27秒,2000億元——11日,天貓“雙11”促銷一啟動,成交額屢創新高,巨大消費熱潮撲面而來。
  自2009年第一個“雙11”誕生,“雙11”11年的嬗變,見證中國邁向消費大國的堅定步伐。
  曾經,上世紀80年代的家庭少不了採購“三大件”——冰箱、彩電、洗衣機。隨著老百姓“錢包”鼓起來,當“三大件”逐漸成為普通中國家庭的標配,一些著眼於生活細節、增添幸福感的“小電器”逐漸成為新的剛需。
  以天貓“雙11”成交額為例,2009年最受歡迎的家庭“三小件”是取暖機、電暖手器和加濕器;2017年則被新“三小件”——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和吸塵器所取代;今年“雙11”,蒸汽拖把、空氣炸鍋、除螨儀等品質電器成為消費者“新寵”。
  小小“購物車”就像一台微型錄像機,記錄著中國消費的時代變遷。
  這幾年,中國人的“購物車”國際範越來越足。
  今年“雙11”預售階段,在考拉海購平台,母嬰和個人洗護用品銷售同比增長分別達137%和163%,數碼、保健、家居等銷售增長接近100%;第二屆進博會上,西班牙“巨無霸”藍鰭金槍魚、意大利橄欖油等進口好貨紛紛亮相。
  過去的“雙11”,商家賣什么,消費者就買什么;如今的“雙11”,消費者要什么,企業就造什么。
  浙江慈溪商家余雪峰告訴記者,在健康、輕食的觀念影響下,企業瞄準年輕消費者訴求,反向定制了一款三明治早餐機,1小時便賣出2500多件。
  “再沒有一個整齊劃一的中國消費者群體了。”國際諮詢公司麥肯錫發佈的報告如此判斷。個性化消費需求顛覆了傳統制造業的生產邏輯,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催生中國製造“七十二變”,柔性生產、反向定制成為新潮流。
  今年“雙11”,天貓上線了包括上門美容服務、奢侈品養護、家電拆洗等超過55種服務消費,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帶來“家裝外賣”上門服務,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用戶,15公里範圍內可以像點外賣一樣“下單”傢具。
  北京市民李妍還記得,2009年“雙11”,自己下單了一條裙子,“苦等”十幾天才終於到貨。而今年“雙11”,李妍在蘇寧下單了一台小家電,當天就“帶著熱氣”送到她手中。
  技術帶來體驗之變,物流的提升見證中國運輸效率之變。
  為應對“雙11”這場快遞界的“春運”,今年各家快遞紛紛亮出“殺手锏”——
  順豐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中通快遞投入可實現動態轉向等功能的高運力卡車;申通快遞上線AI智能客服機器人;圓通速遞設立60餘個城配及建包中心,簡化中轉和操作流程;韻達快遞的“韻鏢俠”App讓快件搭上信息“快車”……
  全自動化分揀流水線、AR量方技術、“物流天眼”……小小快遞藏著不少“黑科技”。今年“雙11”,蘇寧將即時配送從生鮮向母嬰、家電等多品類拓展,承諾“1公里全品類30分鐘達”“3公里全品類1小時達”;菜鳥網絡上線最新一代智能倉,在AI調度下,超千台機器人協同作業,發貨能力提升60%。
  市場在哪裡,未來就在哪裡。近14億人口和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龐大內需市場支撐起中國經濟廣闊的發展空間。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未來必將釋放更大消費潛力,讓中國紅利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