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風之“閒步蘭亭”

  到紹興,不去蘭亭,將是人生一大憾事。
  蘭亭位於紹興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麓,恰逢週末即將關門,此時的蘭亭遊人不多,雖是匆匆,卻也能看得仔細。
  蘭亭,一個古樸典雅不大的園子,迎面碑牌寫有: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植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有關蘭亭的故事雖早有耳聞,身臨其境,感觸卻完全不同。
  蘭亭院內有許多熟知的景點,有王羲之父子合寫的「鵝池」、文革時被砸壞的康熙「蘭亭」手跡,還有曲水流觴、流觴亭、王右軍祠、臨池十八缸、蘭亭碑林等。全部走下來一個小時是不夠的,只能避輕就重了。
  蘭亭標誌性建築「蘭亭碑」不可錯過,文革時期將此碑砸成四塊,修復後「蘭」字缺尾,「亭」字缺頭。如此珍貴的真跡,我用手觸摸用指頭在字上描寫,心裡想著「君民碑」的說法。
  早知「曲水流觴」典故,今日也與幾位好友效仿當年王羲之坐在「之」字行的水邊「修禊」。據說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邀友41人,臨流泛觴,飲酒賦詩,共成詩37首彙集成冊稱之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作序,用鼠須筆和蠶繭紙一氣呵成《蘭亭集序》,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由此成為著名的書法聖地。 
  「臨池十八缸」的故事被很多家長用來教育孩子。景點設計根據王獻之十八缸臨池學書,王羲之點大成太而來。這裡果然有十八個水缸、習字坪、太字碑,最神的還準備了一隻毛筆,我也乘興提筆,在太子碑上仿古習字來。
  最精華的要屬王右軍祠,粉牆黛瓦,四面臨水。祠內清池一方,池中有墨華亭,傳為書聖洗筆之墨池。王羲之像赫然矗立,兩側迴廊是歷代名家臨寫的《蘭亭序》刻石。
  學生時代誦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文採風流,如詩如畫,今日有幸造訪,得以瞻仰心儀已久的書聖之遺蹟,好不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