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

  說起吃素,人們一定會想到寺廟裡的僧人和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但時至今日,在老百姓之中喜愛和提倡吃素的人越來越多,我也是其中一個,這是因為我患了人稱“富貴病”的痛風症。
  由於社會商—品物質供應充足,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許多人對那些大魚大肉不再稀罕,反喜歡吃些清淡爽口的白水嫩南瓜、水煮青菜、白蘿蔔湯、乾煸豇豆、煎苦瓜、炒蓮花白、泡鹹菜和涼拌馬齒莧、懶側耳根之類野菜。誰都知道頓頓吃得太好不是好事,一些慢性病是因為營養過剩,大量攝取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食物所引起的。人們常說“要想健康長壽,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在以前我也是吃過素的。
  記得那是在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天天頓頓都在“吃素”的年代。當時正是計劃經濟時期,凡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都要憑票供應。大米限量供應,國家規定機關幹部每人每月26斤(要求節約7斤)實為19斤,城鎮居民每人每月24斤(要求節約3斤)實為21斤。並且還要粗糧搭配、瓜菜代糧。當時計劃供應的口糧填不飽肚子,更不要說那供應的豬肉和食油了,那是奢侈品,一個月憑票供應每人五兩菜油和1斤豬肉,每天炒菜還不夠抹鍋底。老百姓大多吃的是水煮菜,放點辣椒撒點鹽。那時只要能吃上一頓肉的話,就是打“打牙祭”開洋葷,比什麼都安逸舒服。平時幾兩飯菜下肚沒油水,胃裡感到空撈撈沒著落,心裡嘈剮剮,嘴裡直冒清口水,實在難受極了。儘管如此,想吃無吃沒辦法只好咬牙忍餓。
  在那商品物質奇缺,什麼都要憑票供應的歲月。我十分羡慕那些負責掌管糧票和肉票的主管部門頭頭,以及下屬糧站(店)的過秤員、生豬屠宰場的“殺豬匠”、食品經營部賣肉的“刀兒匠”。他們都是吃得開受人尊敬有地位有臉面的人物。“近水樓台先得月”嘛。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社會商品物資極其豐富,到了八十年代底至九十年代初,全國各地先後取消了計劃供應的票證。人們就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敞開肚子毫無顧忌地大口攝取食物,以補充那饑餓虛弱缺乏營養的身體。筆者曾親眼目睹在婚典、壽慶、友聚的宴會上,當那大碗大盤盛裝的燒白肘子、紅燒肉、白肉、粉蒸肉、白斬雞、水煮魚、全鴨湯等美味佳餚一端上桌面,眾筷齊下,不論肥瘦葷素,來者不拒,轉眼之間連湯帶水,統統一掃而光。那滿滿幾個甑子裡的乾飯全被轉移裝進來客們的肚子裡。有的吃得慢的客人只好坐等重新做出的飯菜。
  在這種年復一年飲食無憂、大吃海喝的生活中,人們的身體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呈菜青色清癯瘦削的臉龐長得豐滿白淨紅潤,就連那乾癟凹下的肚腹也逐漸鼓突出來,成了“將軍肚”。要是走在城鎮大街小巷隨時可見長得圓溜溜肉滾滾的胖兒肥妞。這在三年災荒年是很難見到的。
  營養過剩造成的肥胖症,又不得不使人擔驚受怕。肥胖可導致出現諸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痛風等多種疾病,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有丟掉生命的危險。於是社會上又掀起了一股“減肥熱”,各種減肥藥、器械、手術應運而生,人們自發進行各種體育鍛鍊。為了減肥,吃素問題又重新擺在人們的議事日程上。如今人們賦於“吃素”新的理念:膳食要注意營養合理搭配,不吃油葷過重、熱量過高的食物,多吃清淡新鮮的蔬菜水果。這樣有益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