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與戶撒刀

  說起邊城戶撒,沐英這個人是一定要提的,他是明朝開國功臣,朱元璋的養子。
  明朝洪武年間,沐英征麓川(今雲南瑞麗)時曾屯兵戶撒。在戶撒東北面有一個叫作沐城的遺址,即是他當年屯兵之地,當地百姓叫作“老城”。
  距沐城不遠處有一座寺院,叫皇閣寺。沐英鎮守雲南時期,修建過許多寺院,這座皇閣寺便是其中之一。
  在賴吉山蔥鬱的樹林掩映下,皇閣寺典雅大氣,分為上下兩寺。上寺塑著玉皇大帝的神像,故稱皇閣寺;下寺塑釋迦牟尼佛像,叫報恩寺。道佛共一處,各行其事,卻也融洽和睦。皇閣寺為漢式建築,中原的建築審美在這裡與邊地山川相遇,竟是相得益彰,只覺山川草木都靈動起來。
  相傳沐英率軍行至高黎貢山,軍中瘧疾頻發,損失慘重,軍隊陷入進退兩難之境。一日沐英打盹醒來,見一白鹿在山野徘徊。便令士卒圍捕,白鹿卻消失無蹤,待士卒返回,白鹿又出現,如此反覆,竟把沐軍帶到了氣候涼爽,能攻易守的戶撒,白鹿化雲飄遁。為感白鹿引導之恩,沐英便叫人在其飄遁之處修建了皇閣寺和報恩寺。
  如今兵戈鐵馬遠去,戰鼓號角聲息,沐英屯兵戍邊,為明朝開疆拓土的功績靜靜塵封於史冊,後人的評說裡我們讀到的只是“南征北戰”“馬不停蹄”之類的詞語,浴血奮戰,捨身犯險都如雲煙散盡。
  當年明朝軍隊進入西南邊疆後,長期的征戰需要補給兵器。明軍發現當地的阿昌族工匠會打刀,便在此基礎上把中原較高的鍛造技術傳授給他們,很快中原先進的技藝與民族傳統的方法結合起來,阿昌族刀具打造技術如虎添翼,到了剛能斷玉、柔可繞指的程度,戶撒一度成了明朝的兵工廠。戶撒刀聲名鵲起,遠銷到四川、西藏等地,甚至出口到東南亞一帶,成了古代南絲綢之路上的緊俏商品之一。到了清朝初年,“雲南王”吳三桂也把戶撤占為自己的勛莊,並以戶撒為基地做起了兵器買賣,賺得盆滿鉢滿。
  打刀便成了戶撒阿昌族的傳統技藝傳承下來。
  戶撒的制刀業在明清時代達到了宏大規模,許多工匠有自己的拿手絶技,各個寨子也有別具特色的招牌產品,有以打製長刀出名的,有以打製匕首見長的,還有專門從事刀鞘生產的……分工細緻,管理規範,讓戶撒刀的打製技藝不斷精進,最終成了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
  有關戶撒刀的神話聽了讓人目眩神迷。據說有的老工匠打製的長刀剛柔兼備,柔軟時如腰帶可圍繫腰間,用時抽出一抖,立馬變成一把銀光閃閃、鋒利無比的長刀,令對手望而喪膽。據說戶撒刀中還有一絶品,叫作“七彩刀”,是用一種混合鋼千錘百煉鍛制而成。抽刀出鞘,只見刀面上一道道花紋光彩奪目,燦若霓虹,因此有“七彩”之稱。那七彩花紋由裡至外透出,起伏變幻,神秘莫測。七彩刀算是冷兵器中一美貌絶色女子。
  那日,當我走進李德永家的鄉村文化遺產展覽館時,便似走進了刀的世界:長刀、砍刀、腰刀、藏刀、匕首、寶劍,菜刀……或靜靜置放在刀座上,或成箱成捆堆放在貨架底。我不識刀,只聽主人介紹說淬火一流,砍鐵不傷等等,心裡也不由地充滿了敬佩。
  李德永家的展廳裡有一把巨型阿昌族佩刀讓人歎為觀止,此刀長7.35米,寬0.88米,重1.35噸,可謂佩刀之王。展廳裡還有一把碩大無朋的菜刀,長6.35米,寬1.9米,稱為“天下第一菜刀”。遊客們紛紛在這兩把巨刀下留影,戶撒刀的聲名將會隨著他們越走越遠。
  我無刀劍喜好,只買了一把菜刀。主人把菜刀包裝好遞給我說:“三十年後你再來找我。”三十年?如此長久的陪伴,這刀真要變成貼己之物了。
  戶撒刀的鍛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精湛的民族工藝是阿昌族世代傳承下來的一筆財富,這裡面有沐英和他的軍隊的一份功勞。人們緬懷沐英對穩定邊疆、傳播中原文化所做的貢獻,在戶撒觀景台為他立了一座雕像。
  歲月不曾走遠,我們仿佛還能聽到這位鎮滇將軍的鐵騎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