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聾作啞及其他

  裝聾作啞,現在都作為貶詞用了。其實有時裝聾作啞也有好處。有一種說法,說老人聾了是一種「福氣」,什麼都聽不見省得煩心,正如俗語說的,「眼不見為淨」。
  老人耳聾是正常事,衰老嘛,並不奇怪。這是真的聾。生活中倒是有什麼「裝聾」的。
  前不久筆者隨「僑心工程訪閩團」走訪閩西,旅途雖辛苦卻有不少的樂趣。一路上談笑風生,連僑領陳祖昌也講了不少笑話,其中有一件令筆者聯想多多……
  他說在一次經友人介紹的捐款中(不是僑心工程),先協談建一座門樓捐100萬元人民幣,結果對方一再要求,增至200多萬元,已是很足夠了,對方又再追加,此時陳先生裝聾聽不見,不表態。
  陳先生說完笑了,在座者也都笑了。都說陳先生聰明得很哪!
  凡事都有個度。要求他人也要適度。
  在公益、慈善事業,僑心工程上,陳先生總是慷慨解囊、滿口答應不討價還價的,但在其他方面他是心中有數的。
  裝聾作啞在表現在先生的方方面面。最常見的,莫過於許多人的沉默,包括官員與一般人員、老百姓。
  下屬對領導者提要求,不好表態的便裝聾作啞沉默不語;領導者無理要求下屬的,聰明的下屬不頂撞,裝聾作啞默默忍受。
  裝聾作啞在政治舞台上更是一種絕佳的手段。記得在史無前例的文革中,不少人急匆匆地表態了,也很快地落馬了;反而是那些裝聾作啞者,笑在最後了。
  不過,如果裝聾作啞的太多太多了,社會裝變成怎樣?還是應該有更多敢言敢怒、心胸坦然、光明磊落、是非分明的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