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耀瑞金

  秋日,和煦的陽光從高處柔柔地照臨這片紅色的土地,照耀著這座崛起的新興城市——瑞金。
  瑞金最早建於西漢,唐天祐元年間(公元904年),以原像湖鎮為中心的淘金場置瑞金監,因“掘地得金、金為瑞”故名瑞金。1994年5月18日,瑞金撤縣設市,隷屬贛州市管轄。“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樓台畫不成。天籟遠兼流水韻,雲璈常聽步虛聲。青鸞白鶴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咫尺仙都隔塵世,門前車馬任縱橫。”宋詩人蘇軾寫的這首詩《瑞金東明觀》,就描寫了瑞金的美景。這次“紅都之旅”,使我有機會一睹瑞金的真容。
  最能顯示紅色故都風采的,當數葉坪革命舊址群。葉坪村位於瑞金城東6公里、綿江東岸的一片沃土之上。在葉坪革命舊址群,我看到了今天共和國的雛形、1931年11月7日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黃牆黑瓦小方窗,相似滄桑百座房。風骨外閒神切切,人文里納勢昂昂。”描寫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古老的香樟樹,偌大的草坪,簡陋的土房裝下了革命者心憂天下的大無畏情懷。現在,這裡留有當年外交、教育、財政等等中央政府職能部門辦事處,雖然樸素簡約,卻令人肅然起敬。
  瑞金為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史料載:24萬瑞金蘇區人口中,先後參軍4.9萬人,直接支前參戰5萬餘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的8.7萬人中,瑞金籍紅軍就有3.1萬人,占中央紅軍總數的35%。這在當時,應該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有位老者說:“瑞金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掩埋著烈士的忠骨,他們在看著我們。我們決不能做半點對不起他們的事情!”今年是紅軍長征83週年,面對歷史,面對這片紅色的土地,我的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是啊,革命先烈在看著我們,看著我們所有的人!當地人展示一種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陀螺,當年鄧小平受到挫折的時候,就不停地抽這陀螺,越抽它越是奮力地旋轉。這種陀螺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叫紅星陀螺。從這陀螺上面,我們看到了一種不屈的瑞金精神。
  毛澤東舊居是一幢普通的土房,門前一片草坪,後面有一棵百年古樟樹。走進屋裡,有一個天井,陽光透過屋頂照進小小的天井,像金子一樣照亮整個土房。當年毛澤東的住房很簡陋,一張床,一張桌,一把椅,就是辦公室,但他就在那樣的環境中,運籌帷幄,揮斥方遒,領導中國革命。當然,比起現在有些“官衙”來說,這裡是那麼地寒酸。但這就是老一輩革命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觀,殫精竭慮地為之付出。倘佯在毛澤東當年的土房裡,“一盞油燈亮五更,紅泥土瓦聚光明。關心群眾桌前寫,分析農村腳下行”。我彷彿看到一位偉人高大的身影。
  從葉坪到城西沙洲壩,車子走了五六公里,眼前是當年紅色故都,也是世人景仰的革命聖地。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讀過《吃水不忘挖井人》,講的是瑞金城外有個叫沙洲壩的小村子。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他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掘井紅軍星向北,思源玉壁影澤東。一爐煙樹前村望,牆上依存共字蹤。”如今,這裡成了瑞金家喻戶曉的一口紅井。聳立的石碑,斑駁的井沿,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革命時期,紅井一樣地捧出甜美的甘泉。思想覺悟高的瑞金人從來沒有忘記,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成功來之不易。面對這片紅色土地,面對這口紅井,他們十分珍惜這段難以形容的感情。有人說,“足踹秦嶺之巔,俯瞰群峰,白雲蒼茫,使人頓生慷慨豪邁之情。”挖井的為民,吃水的感恩,從這口聳立的紅井,我們看到了瑞金人心中的中國夢。
  從沙洲壩回到旅館,飯後,我躺在床上,一想起那些為國為民而獻身的仁人志士那一張張坦然的笑容,想起一小撮禍國殃民貪官那一個個醜惡的嘴臉,想起那些讓人無法忘懷的人和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怎麼也睡不著,輾轉反側,一直到天亮了。
  當初升的朝陽,從那拔地而起的高樓頂上冉冉地升起,瑞金的天空閃耀著無數道金子般的光芒。這光芒不僅照亮了瑞金,而且照遍了整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