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早期的雨具——蓑衣

  小時候,家鄉農家牆上都掛有蓑衣(棕衣),那是雨具,用棕結成的。早年,人們在勞作時,遇到下雨,穿在身上,既避雨又禦寒。雖然大熱天穿在身上是不太舒服,但夏天下雨都是「西北雨」,這種暴雨通常來的快,停的也快,不會太影響農人的勞作。
  蓑衣是用棕櫚的棕作原料,由蓑衣工匠(閩南一帶稱「打棕衣」)製成棕衣,工藝好的,製作的棕衣始終保持體式不變,而且永不漏水。老家詩山鵬峰早年以打棕衣聞名,到寶島台灣謀生發展,有「下宅打棕衣美譽」。據說,在台灣嘉義縣以前有一條街名「棕衣街」,全是南安詩山鵬峰人(古稱「下宅」)。筆者祖先三百多年前到台灣,在堂親處當學徒,後來自己當老闆,衣錦還鄉,在現在屬碼頭鎮的東大大阪建房屋(到1950年後才沒人再稱此屋為「台灣厝」),並帶回大兒子回來守家,從此留下不成文的家規,凡屬長房者必留守祖厝,餘者皆出祖。筆者這一代,留在祖厝的是大伯父的後代。
  棕櫚是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從華僑博物館看到菲律賓早期的蓑衣,記載說是傳自中國。家祖父幼年來菲,在岷倫洛利未素惹的達莫拉街當堂親棕衣店的童工,每月2圓白銀工資,寄一圓回老家養我曾祖母,留一圓零用和儲蓄回老家探親盤纏。據家祖母介紹,當童工很苦,每晚要搓棕繩(製棕衣用),到深夜2點才能睡,早上5點就得起床,為老闆倒痰盂、尿盆後,清潔整理店舖,開店門,稍有差錯,被老闆炒魷魚就得流落街頭。這就是老一輩華僑下南洋的辛酸歷程,生長在我們這一代,是無法深切體會到的。
  現在棕衣已經是老古董了,只有到華僑博物館才能見到。筆者小時候有件專工製作的小棕衣,八十年代返國探親就不見那寶貝了,非常懷念,尤其是穿著它去山上牧牛,田野幫襯,或溪中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