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編“道德文選”有感

  日前,承蒙曾景祥黃碧允愛心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先生的支持,出版了《菲華道德美文選》第14集,特地推出“菲中作家15人作品選”,意在求得一批高質量的作品。許多作家嚴格要求自己,送出了較滿意的大作,令人不由地眼前一亮,點贊再點贊。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作品,還停留在吟詩弄月之中,缺乏言之有物,內容較為空洞,雖說遣詞造句十分華麗。
  有批評家指出,近年來的一些所謂的“新散文作家”,有一種“務虛”的傾向,風花雪月、長吁短嘆,實是一種對現實的迴避;還有一種是“老散文家”,守著所謂的“散文章法”,像守著老處女的規矩,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是老模樣,看不出相隔數十年有什麼不同。
  一切文學創作,貴在創新,散文不例外,且應求實,言之有物。
  求實、充實。“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這是孟老夫子說的。筆者以為,既然文學求的是藝術的美,不實何來的美?光輝,飽含著實與美。
  筆者從大陸文壇走進菲華文壇,最為覺得新奇的正是菲華文學的“實”。許多文章像訴家常一樣,娓娓道來十分親切。那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似乎極少。
  日前好友冰凌從美國飛到上海,應交通大學之邀演講“幽默文學”。他是美國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會長,二十多年來為中美的文學事業交流做了不少工作。他在與筆者的談話中也強調,文學創作貴在新與實。在西方文壇,隨筆十分吃香,其主要原因也是在於實,接地氣。
  實,接地氣,才能擁有讀者群,也才能起到文學真正的現實意義。
  忽想起“文革”中文藝的“假、大、空”,時至今日,有哪部作品哪篇文章流傳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