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邊的舊書攤

  近來讀到這樣一篇文章,大意是說作者在巴黎游塞納河,見靠近盧浮宮的沿河兩側,放置著一只只漆成暗綠色的鐵皮箱,長方形,斜蓋兒,高及腰部,固定在河邊的攔護牆上。鐵皮箱相距都不遠,東西向一直放置到幾百米外。問過才知道那是舊書攤。白天打開書箱,把書擺放在箱子裡和斜靠在護牆的箱蓋上,晚上收攤,鎖上蓋子,無須看守。
  這時你肯定會想,在宮殿輝煌收藏海量的盧浮宮外,竟有這樣的舊書攤,似乎極不相稱。但到過巴黎的人,都喜歡欣賞這道塞納河邊的文化風景線。當地人也沒誰嫌它簡陋,更為它的隨意便利而流連忘返。在法國人看來,這是極其自然合理的事,只要讀者需要,攤主方便,則兩全其美。就是來盧浮宮和塞納河的各國遊客,也有光顧這裡“淘寶”挑選舊書的。據說密特朗就任總統期間,曾不止一次逛過這些舊書攤。
  舊書熱銷是什麼原因?筆者想這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慣性及文化的吸附力、穿透力所決定的,誰都輕忽不得。
  由此我想到我們的讀書、藏書行為已不多見了,不由不生發出些許感觸。
  書是什麼?“書是您通向彼岸的舟楫,是您認識大千世界的窗口,是您遊歷飛翔的翅膀。”一言以蔽之,書是我們的朋友。
  自古以來,讀書就是人類最原始的閲讀習慣之一。
  讀書,可豐富人生,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提高品位;可與古人賢達得以交流,實現溝通。書中的知識可增長見識,加深文化涵養,使人的文化涵養及思想理念永葆最活躍的生機和鮮活的亮色。有學者曾把讀書分為五等:即瀏覽之書、細讀之書、熟讀之書、再細讀之書、終生相伴之書。英國大作家羅思金說得簡潔,書只有兩種:即一時之書與永久之書。其實,這和古人常說的“人有文野之分,書有高下之別,擇友要良,讀書要精”是同一道理。
  談到讀書,著名作家梁曉聲說:“一個普通之國民具有讀書愛好的國家,國民自己幾乎能處處表現出可敬的文化教養的底涵。即使在物質匱乏的時日,人們在精神上也往往能有所自持,不至於如水沖之泥。”實際情形也是這樣,在任何一個國家裡,讀書人口的比例,即是國民文化素質的直接體現和反映。好比一片林木光合作用怎樣,氮氧吸吐能力怎樣,直接體現和反映一片林木的生長情況如何。一座缺乏綠色植物覆蓋的城市,其生存環境定是不理想的;一個缺乏森林的國家,其木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應用前景也必是堪憂的。
  如此而言,塞納河邊的舊書攤可以讓我們借鑒很多,或許從中應當感悟出更多的或淺或深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