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大中國問題專家感染新冠病逝

  【本報訊】3月21日早晨,知名國際關係學者艾琳.巴維埃拉博士不幸去世,現年60歲,身前無任何病灶,據信艾琳博士在出差巴黎期間染疫回國后不治身亡。
  艾琳博士身前曾任菲大(UP)亞洲中心主任,是一位中國問題專家,今年,她前往巴黎出席一個國際安全問題論壇,在那裡感染新冠肺炎,其他幾位參會者包括另一位菲人也受到感染。
  艾琳早年在菲國大就讀本科期間就萌發中國問題的興趣,並因此開始了長達40年的學術生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她還曾留學北京。
  去年,她曾在《橋》雜誌(Tulay magazine)撰文闡述對中國社會的觀感,她認為“中國既歷史悠久又相當年輕,那是一個有14億人的國度,14億在思考的人,14億個鮮活的生命。(解讀中國問題)用任何簡單化的思維都是行不通的。”
  然而,她也在文中重申本國在處理中國問題應有的立場,她強調:“這些年菲中關係曾處於困難時期,如果說我們一定在菲中兩邊選擇站隊的話,那我們就要堅定地站在菲律賓人民的一邊。”
  艾琳的去世被認為是國家“巨大的損失”。在本國學術界,鮮有像她那樣畢生長期致力於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本國知名海事問題專家、其同輩學界同仁巴董巴戈博士為她的離去惋惜不已,他坦言:“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里,她可能目前本國唯一能讀懂中國的人,既不像那些老一輩的“挺華派”那樣把中國的一切浪漫化,也不像新一代學者要麼中國頂禮膜拜或者要麼對中國極度恐懼。她能夠從中洞察問題並揭示真相。”
  艾琳不僅以斐然的學術成就在其專業領域出類拔萃,同時又是學界及社會活動方面一名出色的領導人。她曾任兩度主持菲國大亞洲中心,還是知名國際關係學術期刊《亞洲政治與政策》的主編;作為菲律賓中國研究會(PACS)的創辦人之一,其好友,同為該研究會創辦人之一的社會活動家洪玉華女士對媒體表示,驚聞艾琳離世,感到“極其沉痛”,她回憶起在1989年曾與艾琳,馬里奧教授和其他研究中國問題學者一同參加一個關於中國問題的研討會,會議間隙,大家談起“推動中國問題研究的必要性”。正是這場談話促使她們一同發起成立菲律賓中國問題研究會。當摯友去世的噩耗傳來時,洪玉華正在為眼前的舉國抗疫組成醫療物資捐獻醫院。她通過Viber告訴媒體:“昨天我們正忙著將醫療物資裝入150個箱子內,(今晨)聽到這個消息,我不僅失聲大哭。她在和死神奮力抗爭。”
  近幾年來,艾琳還擔任亞太進步之路的主席,該非盈利組織由其創辦,旨在推動地區和平。
  近幾年來,在有地緣爭議地區局勢凸顯緊張的時期,艾琳在中國問題領域的造詣使其成為政府機構和媒體方面解讀中國問題時一個珍貴的智庫。她近期於澳大利亞《戰略家》雜誌發表的名為《菲律賓2020年仍然存在的安全威脅》文章中提出警示:“近洋地區的局勢尤其讓人焦慮不安,所謂近洋地區是指那些位於南中國海以西、蘇祿和蘇拉威士海以南、菲律賓西南地區之有爭議的島礁及水域。在南中國海,主要的關注點為歷年來中國在該地區日益擴張的主權聲索及開發活動,預示了今後長期存在的安全威脅。”
  艾琳計劃在3月初在巴黎召開國際安全論壇上,與與會者分享其上述觀點,她曾在臉書上透露,該論壇會在拿破崙曾經受訓的軍事學院內舉辦。因一位參加者感染新冠肺炎,該論壇不得不臨時取消。
  據其長女瑪依說,其母於3月12日回到馬尼拉,14日入住圣拉扎羅醫院,20日轉入重症病房,21日早晨,停止呼吸,被確診系感染新冠肺炎身亡。
  瑪依對記者說,其母一生不僅是專注學術研究,更致力於喚醒大眾,並引領他們去認知這個世界存在的安全威脅。由於長期伴隨母親旅行訪問,瑪依回憶那些與母同行的旅程,她贊媽媽“她總是那麼樂於助人。”
  艾琳共有三名子女,其中另一位女兒瑪拉在聯合國駐肯尼亞工作,目前尚不確定她可否回國奔喪,艾琳的丈夫喬杰已先於2018年辭世。
  儘管就年齡而言,60歲的艾琳可算老年,但是,其家人堅稱家人都稱她看上去健康年輕、充滿活力。艾琳的不幸殞命,讓人明白一個不寒而慄的事實: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隨時隨地吞噬任何人的生命。。顯而易見,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隨時隨地吞噬任何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