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領袖視像峰會商「疫」 大國能否攜手聯合抗疫?

  因應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疫情威脅,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將於26日召開緊急視像峰會,討論如何合作應對疫情。這次會議對全球疫情控制能夠發揮什?作用?大國之間能否有效攜手合作,令人期待也引人存疑。
  對於這次緊急峰會的意義,鳳凰衛視評論員庚欣2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當下,只有各國元首和政府行政部門在一起交流才有意義。一些暴發疫情嚴重的國家(如意大利、韓國等)缺少多邊的、高效的,而且是元首級的對話平台,G20既有代表性,涵蓋面也廣,同時又非常高效和務實,利用這一平台共同商疫,既可以對應緊急情況務實施策的需要,也體現了全球合作“有事大家共同商量”的原則。
  庚欣認為,在疫情發生之際,本最應該是體現大國合作、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村這些基本概念的時候,但很可惜,一些大國之間在疫情發生以來關系並不順暢。相信這次會議可以帶一個好頭,證明大國可以帶動其他中小國家走向全球合作的方向,而非炒作一些所謂的爭執,因此這次視像會議特別有價值。
  在峰會召開前夕,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印尼外長蕾特諾通電話時呼籲,雙方應共同推動二十國集團加強團結協作,攜手發出一致正面聲音,並為其他國家抗疫提供支持,共同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
  中國在呼籲全球團結抗疫的同時,也採取實際行動宣佈向82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非洲聯盟提供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令人關注的是,西方有輿論對中國團結抗疫行動心存戒心,認為中國力圖塑造一個“全球抗疫領導者”的形象,具有地緣政治意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發表文章指要警惕中國的“慷慨政策”,他認為“中國全力推出的信息是,它和美國不同,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值得信賴的夥伴。”
  對此,庚欣指出,中國的確在全球抗疫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從目前看來,中國是疫情發生最早、損失最大、付出代價最高的國家,同時也是具有最多經驗和教訓的大國。現在中國的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中國不僅有責任、有能力推動國際社會的抗疫合作,中國也有意願、有實力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使各國能夠根據自己的國情、疫情妥善對策,盡快取得抗疫的進展。這一點和中國一貫的外交方針和國際公共衛生方面的政策和行動是一致的。
  庚欣認為,中國的支援不是為了領導世界抗疫。任何國家處理疫情問題都由“三情”決定自己的政策走向和做法:第一是國情,包括每個國家社會經濟結構和法律制度(如公權與私權的分野)等;第二是疫情,不僅要看確診人數,還要看死亡率、確診病例的組成以及本國醫療條件等,各國需要對症下藥;第三是民情,老百姓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社會風俗等。因此在抗疫上,並不存在所謂“中國模式”,只有中國的經驗和教訓提供給大家借鑒。
  至於西方輿論為何會對中國團結抗疫行動心存戒心?庚欣分析指出,任何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用太在意。況且人類社會走到今天還未形成“天下大同”的社會,各國確實也是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然後再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就是今天全球化的特徵,區別在於,有的大國“獨善其身”和“兼濟天下”都做得不好,有些國家則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力所能及地來援助急需援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