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4月12日呂宋沒那麼容易解封

  【本報訊】截止3月29日,菲境內現有累計1418人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其中71例死亡,41例康復。
  對於本地目前公佈的疫情數據,前衛生部長曼紐.戴李特在日前舉辦一個論壇發表講話,他認為,目前衛生部公佈的數據應該反映的是七到十天前的情況,而且不包含未檢測的潛在病例,因為檢測結果公佈是由檢測程式所需要的平均時間決定的。
  戴李特作為前衛生部長曾指揮2002年至2003年間“非典”防疫抗疫,他認為,“儘管受到客觀條件限制,我們可以從目前的數據裏瞭解到一些相關資訊。”
  那麼,關於本地未來的疫情形勢究竟會如何?染疫人數究竟會到多少呢?
  3月27日,由本地知名門戶網站拉普勒(Rappler)舉辦的一檔談話節目中,戴李特和來自亞洲管理學院數據科學研究專業的主任艾麗卡.黎牙遝受邀發表他們的專業意見,並在節目中探討了抗疫中採集研究數據的重要性,及如何根據數據所反映的情況制定有效的方案抗疫。

數據的重要性

  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疫情,戴李特認為,判斷傳染病的危害性,一個重要的數字是基本感染數,即一個確診病例可能會傳染給多少人。
  他認為,目前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組基於從中國得到的數據,認為本地的基本感染數為4,這意味著一個新冠肺炎病患會傳染給其他四個人。
  黎加沓和她的同事,來自亞洲管理學院另一位數據科學專家克裏斯多夫.蒙特羅拉早先曾經根據模型推演出,如果隨機傳播不得到控制,則本地確診人數在三月底可達到26000。這是在政府對呂宋全境實施“封閉”措施之前,基於三月初衛生部提供的數據作出推算。
  戴李特估算:“假定到今天為止我們有16000人到2萬人被感染,假定每五天感染人數翻倍,那麼在15天以後感染人數會達到75000人,而15天後正好是我們“封城”結束的日子。”
  然而,這位前衛生部長提醒到,該數學推演數目的準確性是基於假設基本感染數和感染人數變化數目具有相當的可靠性,他強調到:“疫情的發展是這樣推演預估的。”
  呂宋全境將於4月12日“解封”,然而戴李特和黎加沓都認為彼時本地感染數將有一個爆發。
  黎加沓說:“有一件事我覺得非常的困惑,政府宣佈呂宋全境3月15日起被‘封’,4月12號解‘封’,我的問題是,這種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呢?我們在解‘封’那個時候做好準備了嗎?
  鑒於衛生部公佈的數據有七到十天的滯後,戴李特補充到,數據專家應該算出“封”城前後發生的感染人數,而到時,政府部門應該制定一個解“封”後的抗疫方案。
  他是這樣解釋的。他說:“因為檢測能力不夠而造成公佈疫情數據始終滯後,所以如果我們每天公佈的感染數在增長,那麼滯後的檢測結果告訴我們本地病毒早就存在,感染病患早就產生,這其實就是向外界傳播的資訊。疫情已經存在,政府必須採取恰當的措施,這樣它才不會傳播。”
  黎加沓也補充道:“沒有數據,沒有一個依據數據作出決策的決策流程,可能事情會變得更糟糕。是,我們想控制疫情,但是多久才能控制住呢?他們說一到兩周就夠了。但是,我們要看(這些措施)究竟能否起作用?而且我們唯一能切實地認同的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數據能對情況作出真實的研判,基於此才能制定真正有效的措施。”

加大受檢人數

  受檢人數是疫情推算模型中最基礎的數據,因為受檢人數越多,獲得的數據越精准。但是,截止3月20日,每100萬菲人中只有12人做過醫檢。
  戴李特指出:“自一月下旬以來,這兩個月內熱帶醫學研究所是本地唯一一家能檢測新冠肺炎病毒的化驗機構。但迄今本地已另有五家經認證的化驗室能接受醫檢,檢測能力的提高應該能緩解疫情公告滯後的現狀,預計檢測速度能提高到每天1000例。”
  他進一步指出:“所以我要說,就我們所知現在疫情公告有七天的滯後期,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就會提供給我們更精確的疫情數據。即使仍然有所滯後,那麼我們是基於這種滯後的情況下去做估算,我們制定的抗疫計畫也將更有效。” 

下一步

  為了更有效地遏制疫情和治癒染疫病患,戴李特和黎加沓建議採取四個措施:(1)讓更多的人接受測試;(2)注重採集數據,密切關注數據變化;(3)建立更多的特別醫院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病患;(4)為醫護工作者足夠的醫療防護裝備。
  黎加沓解釋道:“你看,當你做醫檢測試時,你就會知道本地整個人口中的染疫人數比例,即人們出門在外時,他們有多大的可能性會被感染?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我們能知道傳染病學家所說的這個傳染病的本地盛行率(指某特定時間總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狀的人口所占比例)是多少。”
  戴李特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本地能夠儘快提升檢測能力。使得疫情變化能及時公佈,這樣的話更多的人可以得到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