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跨越時空 守望和平

  12月13日,晴。清晨,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聚合、靜默、肅立。
  當天,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這裡舉行。
  集會廣場氣氛莊嚴肅穆。黑色“災難之牆”前,年事已高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在工作人員攙扶下,坐在公祭隊列的前排。青少年學生、部隊官兵、醫護工作者站定。寒風吹動了他們胸前佩戴的白花,“花蕊”和平鴿徽章在晨曦中閃爍著光芒。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今天很多外國友人沒能來到現場。他們發來了視頻,表達珍愛和平的願望。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華僑華人在線上開展音樂會、燭光會、追思會等悼念活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對記者說:“無論距離多遠,我們都在此刻共同銘記歷史。”
  “由於疫情,我們不能線下集會悼念,但僑胞們在北京時間13日上午與南京保持同步,為逝去的同胞佇立默哀。”加拿大南京同鄉會會長王海澄說道。他是在場為數不多的華僑之一。
  瑞克·馬吉13日通過微信告訴記者,去年,他和親屬克里斯·馬吉參加了公祭儀式。“很遺憾今年沒能來南京,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疫情嚴重。但12月13日這天,我和家人為和平祈福的心意是相通的。”
  瑞克·馬吉的祖父——美國牧師約翰·馬吉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救助了眾多中國難民,其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歷史影像和諸多檔案一起被列入了《世界記憶名錄》。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守望式。當防空警報打破寧靜,人們在追憶苦難的同時,也在為和平祈願。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年來,古城南京發生了滄桑巨變。“萬人坑”遺址上,矗立著1985年建成、3次擴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如今,這裡已接待了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觀者近億人次,成了每年舉辦和平集會的固定場所。
  當日,輾轉多地抗疫200余天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在廣場上撞響了和平大鐘。他感慨說:“中國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鐘聲悠悠,是對遇難同胞的緬懷,也是對後人的警醒。”
  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當天同步舉辦了悼念儀式。
  位於城中的北極閣叢葬地,在日軍屠城浩劫中曾伏屍塞道。如今,這裡松柏成林,是鬧市區內一處風景秀麗的空中花園。
  現場,全體人員高唱國歌,並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他們繞場一周,將手中的菊花放在叢葬地紀念碑前。孩子們書寫的留言信、製作的緬懷卡夾在花束中。“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少年要好好努力。”南京成賢街小學學生陳心悅對記者說。
  長江江畔的中山碼頭叢葬地、燕子磯叢葬地、草鞋峽叢葬地相距不遠。南京大屠殺浩劫中,日軍曾於此和附近展開屠殺,屍橫荒灘、血染江流。如今,這裡串聯起綿延10余公里的濱江風光帶,是人們騎行散步的休閑地。
  當防空警報響起,長江中的大小輪船齊鳴汽笛,汽笛聲匯成了洪流。
  曾因戰火凋敝的新街口,現在是商賈匯集、客流湧動的核心地段。
  當警報聲響起,信號燈全數轉紅。孫中山銅像前車輛停駛;行人停下腳步,脫帽致哀1分鐘。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字樣。
  南京大屠殺慘案,是南京之殤、中國之殤、世界之殤。要如何堅守可貴的和平?
  記住苦難,放下仇恨。蒙受悲愴,鑄劍為犁。83年來,古城南京給出了答案。
  受疫情影響,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今年採取“防疫+預約”模式,開放時間大幅縮減。其間,舉行了169場撞鍾儀式,有2028名參觀者撞響和平大鐘;留言功能僅開放62天,但留言簿摞起來總高148厘米。“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是留言高頻詞。“鐘聲”和“留言”中,透露出人們對和平永駐的祈盼。
  繼南京成為中國首個“國際和平城市”後,更多的中國城市正積極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學和平學研究所所長劉成告訴記者,經國際和平城市協會獲准的全球“國際和平城市”已增至近300個。
  “維護世界和平,難靠一城一池之力。”劉成說,全球愛好和平的城市結盟起來,做和平的維護者、促進者,能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正能量。
  “鐺、鐺、鐺……”和平大鐘之聲在集會廣場回蕩。和平鴿振翅高飛,在城市上空久久盤旋。
  公祭儀式是短暫的。但人類對和平的期盼和守望,不會因病毒阻隔而缺席,不會因時光推移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