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承諾大降米價 如何做到引關注

  【“中央社”記者陳妍君馬尼拉14日專電】篤定當選菲律賓總統的小馬科斯獲民意廣泛支持,部分得益於他承諾將把米價從每公斤38到50比索調降到20到30比索,但這個承諾要如何達成,引發關注。
  小馬科斯(Bongbong Marcos)選戰期間大談團結,經濟政策著墨不多。但米飯是菲律賓民眾主食,2020年數據顯示,菲國民眾人均消費118.81公斤稻米,遠高於台灣的44.1公斤人均消費量,調降米價成為小馬科斯改善民生、爭取選民支持的重要政見之一。
  菲律賓農業部數據顯示,大馬尼拉地區本地米價每公斤約38到50比索,進口米價約37到52比索。小馬科斯選前承諾將設下價格天花板,將米價控制在每公斤20到30比索。
  菲律賓人口約1.09億。IBON基金會執行長艾佛瑞卡(Sonny Africa)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小馬科斯若想調降米價,最可行的方式是進行價格補貼。
  然而,艾佛瑞卡說,新政府若要透過價格補貼將米價控制在每公斤20比索,每年至少要花費2300億比索,預計財經主管官員將強烈反對。
  他表示,即使新政府真的要採取價格補貼壓低米價,也將是短期政策。長期來說,菲律賓不應放任農漁、畜牧業在市場機制下競爭,應給予適度的扶持和生產補貼,才能降低農產品價格。
  不過,馬尼拉當局未償債務節節攀升。菲律賓財政部5日表示,截至3月底,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達12.68兆比索,較一年前高出17.7%,再創新高。
  商業天地(BusinessWorld)報導,菲律賓領導、賦權與民主研究所(iLEAD)執行長蘇薩拉(Zyza Nadine Suzara)說,新政府若採取價格補貼,就必須提高稅收或承擔更高的債務,最終,還是要納稅人埋單。
  她表示,無論哪種情況,這種民粹主義措施在財政上都很難延續下去,“這也為經濟漏損(leakage)和貪腐提供了機會”。
  菲律賓農民運動(KMP)主席拉莫斯(Danilo Ramos)說,小馬科斯的父親馬科斯統治時期,就曾在菲國推動Kadiwa(志同道合)商店計劃,希望藉此降低農產品價格。
  他表示,這項計劃始於1980年代,目的是透過政府大宗採購,提供民眾合理價格的生活必需品,但政府2年內花費1800萬比索,卻導致稻米遭囤積,米價飆升。
  拉莫斯認為,政府不應重蹈覆轍,應扶持農業,增加稻米產量,才是降低米價的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