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能窮教育

  莊農夫的《渴望有一個“教師之家”》似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華社極大的反響。文友小剛和筆者等,應和也寫了專欄文章。我女兒傳微信到大陸,稱許多人轉載文章給她。女兒當過教師並榮膺宿務無名氏的“優秀教師”大獎,對華校教師個中的酸甜苦辣是深有體會的。後來她之所以離開她熱愛的職業離開講台,就是眾所周知的原因——教師的待遇太低。
慘遭火魔吞沒的佘老師,就因為是一個字:“窮”。
  習近平主席在視察山區教育後指出:“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引自《華人》月刊2022年第二期卷首語)
  這段話說長不長,句句在理,也值得菲華人一讀、深思!“再窮不能窮教育!”擲地有聲。不能窮教育,就是不能讓學生沒有書讀;就是不能窮學校、窮教師。我們華社窮嗎?眾多的社團窮嗎?總不會像大陸的窮山區吧?既沒有像窮山區那樣,豈能讓菲華校的教師窮?
  早些年就聽說,中國大陸的“第一文化縣”是廣東的文縣;第二文華縣是福建的莆田縣。文化縣指文化程度高,讀書人最多。而這兩個縣,恰恰又是窮困的縣。縣窮教育都不窮。筆者多次到過莆田縣,那裡的人再窮都要讓孩子上學,文盲者罕見。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在福州上大學,有很多莆田籍同學,家庭成份大多“貧農”。他們很刻苦,多年後知道他們都很出色,不像筆者仍平庸之輩。
  常言道,“窮則思變”。要變就要讀書,要有文化才是根本,絕非什麼生意場上“搏一下”。莆田人充分認識“教育”才是根本出格。大陸改革開放後,有文化重視教育的莆田突飛猛進,“縣改市”,成了十分繁榮的城市了。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不能窮教師!教師待遇好了,安心教學,教育品質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