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明起將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專家稱中俄將為世界和平注入穩定性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謝雁冰 黃鈺欽)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0日至22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俄關係的意義和影響超出雙邊範疇,中俄友好是世界的正資產,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穩定性。在國際安全形勢日益脆弱之際,此訪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引領航向,既將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利於國際社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了此訪安排,其中“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成為外界關注的三個重要關鍵詞。關於“友誼之旅”,汪文斌說,此訪將“進一步加深中俄兩國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夯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認為,中國全國兩會剛剛結束,繼2013年之後,習近平主席再次將俄羅斯作為就任國家主席後的出訪首站,充分體現出中方對新時代中俄關係的高度重視。
  “這一選擇也顯示出中俄友誼沒有受到一時一事的影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中俄關係經歷風雲變幻考驗,尤其在近年來國際形勢複雜變化的情況下,雙邊關係依然保持穩定,展現出友誼的歷史基礎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何謂“合作之旅”?汪文斌說,此訪將“推進雙邊各領域互利合作,深化‘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助力兩國實現各自發展振興目標”。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日前接受採訪時指出,2022年面對新冠疫情延宕、國際形勢複雜演變和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多重考驗,中俄經貿合作逆勢前行,中俄貨物貿易實現了1902.7億美元的歷史突破,黑河公路橋、同江鐵路橋等界河橋相繼通車,跨境物流運輸通道進一步拓寬,中俄合作地域範圍不斷拓展。
  汪文斌介紹說,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兩國元首將圍繞共同關心的務實合作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將繼續按照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原則,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強雙方各層級交流,夯實兩國關係友好的民意基礎。
  在崔洪建看來,中俄作為彼此最大鄰國和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兩國合作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大。“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俄羅斯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重要夥伴,中俄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進一步合作可以影響和輻射更廣的國家和地區。”
  丁曉星認為,中俄雙方需要在關鍵節點上把能源、航空、基建等領域的戰略性項目穩步推進,同時根據形勢變化開拓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更多新領域合作,“中俄合作行穩致遠,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國際地區形勢紛繁複雜、局部衝突仍未解決的背景下,這一趟“和平之旅”將如何開展,同樣受到外界高度關注。在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有記者問“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是否將進一步深入向俄方闡釋中方立場主張,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向俄方施加影響”時,汪文斌回應稱,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也是為了和平而去。
  汪文斌表示,雙方將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基礎上,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構建多極世界格局,完善全球治理,為世界發展進步作出貢獻。中方將秉持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
  崔洪建就此表示,自烏克蘭危機昇級以來,中方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發佈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對話一邊。中方此番強調的“和平之旅”與自身在烏克蘭危機上的一貫立場一脈相承。
  丁曉星亦認為,中俄兩國元首或將就世界和平問題,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問題等交換意見,這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某些美西方國家政客認為中俄不斷走近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崔洪建指出,這種觀點帶有明顯偏見,並且偷換了國際秩序的概念。中俄關係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中俄友好合作有堅實的政治經濟基礎,中俄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