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準備攻台時間

  不久前,美軍空中機動性司令部的負責人邁克·米尼漢(Mike Minihan)將軍說,其直覺告訴他,中美將在2025年開戰。這是美國散佈所謂的“台灣將會是第二個烏克蘭”的組成部份,也是美國把“中國威脅論”發揮到極致。但是,把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相提並論的說法早在去年3月7日就遭到王毅駁斥了。
  美國有些中國事務分析人士並不同意這個將軍的說法。美國《外交家》雜誌在今年1月發表了Hemant Adlakha的《中國大陸短期內不會攻打台灣的十個理由》的分析文章,作者指出了美國、日本、歐盟、東盟、四國集團和AUKUS等防禦集團的外部因素影響了中國。由前中情局高級情報官員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發表那篇標題為《我們如何知道中國何時準備進攻台灣》的文章,更加客觀。
  文章說,如果戰爭是北京的計劃,那麼應該有可靠的跡象表明它即將到來。所以中國早就開始大量生產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了;用於遠程海灘轟炸的防空、空對空和大型火箭;以及許多其他項目,而國際政府和非政府觀察員都會注意到中國主要軍火的大量生產。
  中國還將採取明顯措施,使其經濟、軍事和關鍵行業免受干擾和制裁。這將超越中國目前旨在實現技術和物質自給自足的產業政策和雙循環戰略,甚至超越中國針對美國越來越多地使用出口管制、制裁和經濟金融壓力而採取的有限措施。正如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傑拉德·迪皮波最近指出的那樣,衝突即將到來的近期指標將包括金融因素,如實施更嚴格的跨境資本管制,凍結在中國境內的外國金融資產,以及迅速清算和遣返在海外持有的中國資產。這還包括大量儲備應急物資,如藥品或關鍵技術投入;暫停關鍵的出口,如關鍵礦物、精煉石油產品或食品;採取措施減少需求或定量配給關鍵商品,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等進口商品;以及軍事生產關鍵投入的優先級或重新導向。
  文章最後說,在北京發動行動之前的幾個月內,任何對台灣的進攻都不會是秘密的。兩會閉幕後,兩岸互動交流證明這位作者的研判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