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性質的不同

  移民者,移居他地、他國的人。本國移民,多為鄉下人移居城鎮改善工作環境和增加收入,或少數城鎮人為了躲避煩囂,隱居寧靜的鄉間山野,也有人為發展鄉村事業而移居。
  至於移民他邦,多為生活而為,很少數人是為逃避災難,也有因國家兵荒馬亂及政治迫害而移民的。
  幾百年來,中國沿海地區的農民及工匠也有因貧窮及缺乏耕地和謀生不易而移民他邦,福建閩南地區及廣東台山一帶是中國人移居他國的先行者,泉漳一帶民眾最喜移民南洋群島,先是做苦工,繼而做小販和開小店;台山一帶的移民起於給人「賣豬仔」到美洲、英國、荷蘭等國做苦役,開礦和築路,死亡率甚高,常一去便和家鄉斷了音信,十去九不歸。
  福建人移居他鄉、他國,多能功成而返,也有少數客死他鄉;閩南人在他鄉安穩謀生後,未婚男人會回鄉娶妻,已婚男人會設法把妻兒接到客居地,或為同鄉親人帶路出番,在番邦為自己的事業再創高峰。
  台山一帶出洋人,被“賣豬仔”的只是一小部份,「豬仔」們如能離開苦役轉做其他工種,得到安居後會指點同鄉越洋脫離鄉間貧困,並指引鄉人先行在鄉間學好一門手藝技能,到達番邦即可發揮自己所學,輕易找到工作及得到回報。
  往時的閩南「新客仔」到達番邦多是在老客仔的店舖打地舖,熟悉環境後才另謀出路,運氣及才能不佳的便清貧渡日,無錢回鄉娶妻的便交一個異邦女,有機會扭轉運氣;早年台山一帶的新客仔多有一技旁身,收入較豐,受苦較少,一旦失業又有會館可寄居供膳,因而和僑居地土著結合的不多,少數走「國際路線」的人也不把後裔栽培成具有華族文化的人,我們可以從王彬街的變化體會到此一現象,四、五十年前華人區中心地帶有十多家大酒樓、大餐館,幾乎全是粵僑擁有,現在所存近乎零。
  往時僑鄉閩南的出外人很多是文盲,來自另一僑鄉的台山人則多有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