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蛋荒”到逾3成進口蛋待銷毀

學者:賴清德“躺選”優勢遭侵蝕

  【香港中通社9月19日電】台灣進口雞蛋風波燒不停,從年初的“缺蛋荒”,到現在逾3成進口雞蛋封存待銷毀,其中曝出貪污圖利疑雲與食品安全危機,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陳吉仲的烏紗帽還沒掉,但民進黨大選參選人賴清德的選情恐怕不再樂觀。
  去年年尾台灣蛋價超過日本,今年年初全面爆發“缺蛋荒”,最嚴重時每日雞蛋缺口高達80萬顆,蛋價也接連創下新高。民眾在超市中“一蛋難求”,各地夜市小吃、餐廳或漲價雞蛋類餐點,或停止供應,甚至直接選擇停業,雞蛋這類常見的平價食材,在台灣一度出現“黑市交易”。
  面對“蛋荒”愈演愈烈,當局決定以短時間大量進口雞蛋進行補救。然而決策過程拖泥帶水,到進口雞蛋大量抵達的5月,台灣雞蛋產銷已相對恢復平衡,未能在最緊缺時增加供應,上千萬顆進口蛋流入市場反而衝擊本土蛋農營生。
  就在陳吉仲等當局官員自認為民眾提供“平價蛋”而沾沾自喜時,一家名為“超思”、註冊額僅50萬元(新台幣,下同)的“一人公司”,被曝出進口了超過8800萬顆雞蛋,佔當局進口雞蛋項目總量6成以上,並因此獲得巨額補貼。
  經多方探訪,“超思”公司形同“空殼公司”,不僅登記地址為普通民宅,門口也未掛公司招牌。當局聲稱對該公司“查無不法”,加上屢現疑點的進口蛋採購合同,外界多質疑此又為民進黨當局政商勾結圖利貪污的案例。
  隨著台媒與在野黨不斷深挖,當局5、6月專項進口的1.4億顆雞蛋不僅存在圖利爭議,更存在嚴重的食安問題。“超思”公司自巴西進口的雞蛋中,有近8.4萬斤被檢測出藥品殘留,其中還包括高濃度下可能引發血癌的有害物質。
  更為嚴重的是,部分5月底進口的雞蛋本在9月底就會過期,但流通在市面上的雞蛋過期日期卻被標示為10月5日。另有農業進口商指出,進口蛋抵台後洗選溫度在40至45度,根本無法在常溫狀態下長時間保存,“買到變質蛋只能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