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有戲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於當地時間二零二三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在馬爾他舉行多輪會晤,長達十二個小時。中美官員均形容會談是“坦誠、實質性、建設性”的戰略溝通。
  王毅和沙利文此次會晤,是繼兩人今年五月維也納會晤後再次舉行會談,也是在過去幾個月中美四次高官會晤基礎上舉行的會談,對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時達成的共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趣的是,中美官員在向記者通報此次會談內容時,著重點不一樣。中方官員談到此次會晤時,把台灣問題排在首位,表示“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而美方在聲明中則將兩岸問題放在最末位,表示“雙方討論了中美雙邊關係的關鍵問題、全球和地區安全問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以及兩岸問題等。美國指出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雙方的觀點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存在明顯的分歧。不過,對此次會晤的意義雙方均予以肯定,表示氣氛“坦誠,實質性、建設性”,並釋放重要信號,即中美雙方都希望保持溝通管道,進一步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
  拜登總統上台後,繼續對中國進行打壓和制裁,禁止對中國出口先進芯片,企圖摧毀中國的科技產業。但是對中國在國際舞台發揮的積極作用和中國的龐大市場和產業鏈,美國又表示不會“斷鏈脫鉤”。對美國的兩手策略,中國早已領教過了,不會上當,也不會終止雙方的經貿關係。
  美國官員的一個壞習慣是說一套做一套,作出的承諾往往不算數。例如,拜登與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在巴厘島舉行峰會時答應的“四不一沒有”,會後卻不認帳。此次王毅與沙利文在馬爾他舉行會晤,談了兩天,涉及一系列議題,一些是美方此次作出的新承諾,正好提醒美國:你們還有一些承諾沒有兌現呢!通過此次會晤,不但持續推行雙方高官往來的勢頭,並進一步推動兩國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拜登一直希望能夠與習近平再次見面,不久前印度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習近平沒有出席,導致了“習拜會”落空。現在拜登把希望寄託在十一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為此,美國邀請王毅訪美,但王毅卻遲遲沒有上路,雙方不能對“習拜會”進行規劃。還好,他和沙利文選擇在第三國馬爾他進行會晤,就雙方之間的重要問題進行討論。
  鑒於此次王毅和沙利文的會晤獲得成功,觀察家指出,十一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可能促成習近平和拜登的再次會面。這麼來說,本來不大確定的“習拜會”,因此次王毅與沙利文會晤成功而可能獲得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