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屏法師前不久在線上「追星沐雲讀書會」的幾堂課,讓海外信眾皆法喜充滿。法師的大作《追星沐雲》,筆者曾讀過,當時也寫了一點心得分享,如今由作者親自導讀、解說,再補充延伸闡述經典法要,有溫故知新并獲得新啟發的喜悅。
筆者可算是法師臉書的粉絲,每一則貼文都有給人信心的正能量,不愧是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歷任青年團講師,用自身的體驗心得來講法,帶給佛教的未來滿滿的生機。
他的演說和貼文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承擔屁事的故事」,看似笑話卻終身受用。有時候感到委屈,總會想出許多理由把責任推給某人,從這則故事卻自覺到一個小小的屁事若沒法承擔,將來又如何承擔大事,便一笑置之。
《追星沐雲》裡的〈眾緣成就〉,有人問星雲大師一輩子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大師回說也很想要驕傲,但卻找不到可以驕傲的地方,因為一切都是大眾的成就和貢獻,都是因緣成就的。
慧屏法師「說法契機」的貼文,分享了某次星雲大師去佛陀紀念館巡視,來到「普陀洛伽山觀音殿」,弟子好奇問為何取了那麼長的名字。大師說:「普陀洛伽山其實就是普陀山啊!」取較長的名字,參觀者不懂就會請示法師,法師們就有機會說法結緣。有趣的對答如禪門公案。
喜歡慧屏法師的一句话:「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餘的部份。」觀音殿菩薩的聖像是名藝術家楊惠姍的傑作,正如慧屏法師說的,「安穩的觀音置身於吵雜的工地現場,示現了煩惱菩提本為一體」,而「如火如荼趕工伴隨而發出的各類喧囂、裝修聲響,交織出一幅強烈對比的特殊場景。當然,沉靜、喧囂;紅蓮、火焰,也不過是我們內心的分別罷了……」。想起法師解釋「心應住在哪裡」,我們的心每天都住在「認為」裡,住在「妄念」、「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裡。那些多餘的情緒、妄念、「認為」就是屬於需要去掉的多餘部份。
慧屏法師的分享活潑生動,讓聽的、讀的,彷彿也在大師身邊,在眾中聆聽開示,很溫暖、幸福。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