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進入冬天時節,氣候溫和的千島之國,也吹來大洋彼岸的陣陣寒流。曾讀到有主流媒體的專欄描述:“今天,我們國家正在目睹新聞輿論、專欄作家、智庫團體、政府和私人發言人就所謂西菲律賓海或南海資訊戰進行惡性交流。 我們聽到對叛徒、受賄駭客、親華、親美、民族主義者的指控,他們都試圖在菲律賓、中國、美國和現在的日本等地緣政治難題上塑造‘公眾輿論’。 親北京和親美國的敘事如此勢不可擋,每個人都迷失在迷宮中”。
有朋友說,現在的菲中關係似乎也進入寒冬,從媒體上所讀所聞確令人產生同感。近期因海岸警衛隊為擱淺在仁愛礁的“BRP Sierra Madre”號登陸艦運送補給,反復在仁愛礁和黃岩島海域發生爭執,一些人不斷鼓噪民族主義情緒並配合菲國內和國際上一些媒體進行炒作。有媒體分析,近期菲律賓地緣政治轉變超出預期,菲律賓出台新國家安全政策檔案,強調菲尋求加強與盟友合作,並將台海衝突風險視為重大關切問題。有政客呼籲把菲中兩國外交關係“收縮” “降級”。
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 ,說“是中國繼續欺負、騷擾和恐嚇本地區其他小國”。有人散佈,菲律賓可能因中國官方發展援助(ODA)資助的基礎設施項目而背負巨額債務。有人刻意針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有關的貸款,是在發展中國家一些有戰略性的地區,以中國的承包商興建基礎建設,屬於債務陷阱外交的一種。不久前,菲律濱宣佈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交通部長告訴記者,菲律濱突然退出是因為中方沒有回應鐵路項目的資金請求。大相徑庭乎?
天氣冷了,想起白居易那句“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特別是於此特殊時期,媒體報導也襯托一些華人或綁架、或被“撕票”、或作姦犯科……更是令人毛骨悚然。菲華社會歷盡艱辛,才發展到今日的規模和繁榮、地位。近期華人社團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這些組織都有其本身的優勢,值得期許的是社會團體不要偏離整體利益為重的核心價值。日前有華報刊登一則讀者來信 ,認為菲中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 華人華僑的紮根生存與發展需要用心照顧。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