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大米庫存總量增近10%

  【本報訊】在商業實體庫存增加的支持下,開年本國的大米庫存總量增加了近10%,超過200萬公噸。
  菲律賓統計署(PSA)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1日,大米庫存為203萬公噸,比去年同期的185萬公噸增加了17.7萬公噸。
  PSA表示,“環比大米庫存量較上月的190萬公噸增加了6.9%。”
  上個月本國大米庫存量是近1年來的最高水平,也是自2022年12月以來糧食庫存量首次恢復至200萬公噸的水平。
  PSA數據顯示,在其定期調查的3個部門中,只有商業實體在參考期內錄得的大米庫存量增加。
  據PSA表示,商業部門的大米庫存量同比增加了一半,從去年的651,930公噸增至978,000公噸。
  與此同時,元月家庭和國家食品署(NFA)倉庫的大米庫存量同比下降。
  PSA表示,NFA倉庫的大米庫存量驟降了57.6%至48,680公噸,而家庭庫存量下降了7.7%至100萬公噸。
  PSA 還表示,家庭庫存占元月大米庫存量的49.4%,其次是商業部門,48.2%和NFA倉庫,2.4%。
  它表示,“與2023年12月的大米庫存水平相比,商業部門的大米庫存量環比增加了14.8%,家庭部門的大米庫存量環比增加了1.4%。”
  它還表示,“在另一方面,NFA倉庫的大米庫存量減少了14.8%。”
  農業部(DA)早些時候向公眾保證,上半年本國大米供應充足。
  據農業部表示,進口大米的預期進入以及預計在3月或4月左右達到高峰的旱季收成使之成為可能。
  2023 年本國稻米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2,005.9萬公噸,比2022年錄得的1,975.6萬公噸增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