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實施以來大陸對台關稅優惠破百億美元

學者:民進黨邊享紅利 邊毀兩岸政治基礎

  【香港中通社3月26日電】《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實施13年以來,台灣享受到來自大陸的關稅優惠累計突破100億美元。大陸涉台學者受訪表示,ECFA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達成的一項對台讓利貿易安排,但近年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破壞兩岸經濟交流合作,ECFA的政治基礎已遭到嚴重破壞。
台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近日發布最新的ECFA執行情形。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底,台灣在ECFA項下貨貿早收清單中,從大陸獲得的關稅減免金額累計達到了101.01億美元。同一期間,大陸從台灣獲得的關稅減免金額只有10.84億美元,規模上僅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在日前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就有關ECFA事宜答問指出,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為非歧視原則。但考慮到兩岸都是一家人,為使兩岸特別是台灣同胞率先享受到ECFA利益,大陸同意在台當局還限制大陸2000多種農工產品輸入的非正常、歧視狀況下,同時推進正常化、自由化進程,先實施早期收獲計劃;且考慮雙方的經濟條件,大陸未要求在實施早期收獲計劃時,雙方早收產品在數量、貿易額等方面對等。“說白了就是大陸讓著台灣。”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唐永紅2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時指出,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ECFA,並於2011年開始實施。根據這項協議,大陸承諾對台灣降稅產品為539項,而台灣對大陸降稅產品只有267項,足足相差一倍。此外,在ECFA項下,大陸從台灣進口的產品無論在數量還是金額上,均遠遠高於台灣從大陸進口的產品。
  “上述兩項因素相結合,便造成了ECFA實施以來,海峽兩岸相互減免進口關稅不對等的結果。”唐永紅告訴記者,ECFA早期收獲清單的不對等安排以及ECFA實施以來相互減免關稅金額的不對等,實實在在體現出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對台灣作出的讓利安排。這種讓利安排不僅有助於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上價格競爭力的提升,而且有助於減小島內產業可能面臨的來自大陸產品的競爭,從而促進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
  然而,台當局從兩岸貿易中大獲其利的同時,卻一直對來自大陸的產品高築壁壘。這種做法不僅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更不符合ECFA目標,損害了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的利益。